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深夜加急!“应急核酸采样队”枕戈待旦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1-11-29 浏览量:3621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因信任而希冀,有憧憬和担当。昨夜,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时组建的“应急核酸采样队”共53名队员披坚执锐,再次出征!晨星寥落,却能汇聚成光,将黎明前的黑夜,撕破一道口子。你们,就是那散落在夜空中的一颗颗明亮的“晨星”;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在泪与笑中奋战,为理想躬行不辍......累吗?累。但对于这座城市,守护,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11月25日临下班前,医院接到上级主管部门任务,需做好应急准备。

立即行动!在院领导的部署下,医务部迅速发出任务指令,同时通知各应急组组长组建“应急核酸采样队”。短短不到一小时,53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防护物资准备到位!19:30,在医务部副主任吴懿的带领下,队伍赴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支援;20:50,继续“转战”浙大玉泉校区。截至11月26日凌晨3:00,市一“应急核酸采样队”累计检测共采样近万人,完成阶段性任务。目前已撤回修整,湖滨、城北两院区另有56人的第二梯队在待命中。

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回顾昨夜,大家疲惫却满心激动:我们顺利完成任务!

他们中,有的是将近退休的“老人”,有的是刚工作几年的“新兵”,然而穿上防护服却秒变“钢铁侠”!让我们一起听听来自他们的故事和感受。

“虽然辛苦,却收获了许多感动”

沈凌,2020年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昨晚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当接到医院通知,需要抽调人员支援核酸采集工作,他毫不迟疑即刻响应。经历过援鄂考验的家人已经深谙了沈凌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他说,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却收获了许多感动。学生们纪律很好,井然有序地排队等着我们,虽然做检测很难受,但很多学生都会感谢说辛苦,他们的微笑温暖着我们的心,他们的问候也感动着每一个人,仿佛这场疫情战役不再冰冷。

大家一直忙碌到深夜,虽然困意时不时的袭来,但是为了疫情防控需要,仍然坚持到最后,一丝不苟地进行核酸采样。

“党支部书记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张灏,市一医院城北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内1党支部书记。11月25日18:15分刚下班到家,他就接到医务部的紧急集结核酸检测电话,来不及吃晚饭,和家人简单交代几句后紧急赶回医院集合,赶回医院的路上还不忘和科室同事交代明天的工作安排。张灏作为第三组组员,和大家一起前往浙大。到达目的地后,他和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核酸采集工作,整个检测过程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甚至还一边核酸检测一边和队员探讨如何改进流程。

“我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在危急关头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做表率,主动投身到需要的地方,为打赢杭城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个特别的感恩节之夜”

施楠婧,一名年轻的内分泌科医生。她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感恩节之夜。昨天傍晚接到了“应急核酸采样队”的指令后,53位几个月前就主动请缨参加“应急核酸采样队”的医务人员半小时内就在医院集结完毕。面对未知的疫情,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青年医生,她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前往采样点的车上,她一直向有抗疫经历的护士姐姐们“求教”个人防护的要点,大家都相互鼓励着。

真正采样的高峰是在凌晨,夜里初冬北风呼呼的吹着,大家肚子咕咕叫,手都举酸了,但没人抱怨。被采样的学生们一句句“谢谢了、辛苦了”,也温暖了大家被风吹寒的身体。临走时,浙大的教职工们鼓掌欢送大家,那一刻虽然身心俱疲,但心头确是特别的甜。最终在各级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53位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了任务。

“我早就好了,让我去!”

费晓,市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作为应急小组组长之一的她,当得知有检测任务后,“第一时间”主动赶到医院要求参加此次任务。然而大家都知道,57岁的她刚刚经历了一场胆囊手术,身体尚在恢复期,可她却说:“我早就好了,让我去。”心疼她的同事们,无论怎样规劝都拗不过她的倔脾气。

她和其他队员一起上车后,就在临出发前,眼尖的护理部主任李益民硬生生地把她从即将出发的大巴车上拽了下来。

“长久的支援准备,这一刻终于如愿!”

叶卫国,一名“护理人”和“重症人”。他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之初就时刻准备着,无论是最初的武汉,还是河北,都第一时间义无反顾报名了。他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疫,国家层面也好,医院层面也好,都有着许多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现在的工作,也终于如愿可以参与支援,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所以昨晚一接到集结任务,真的没有任何顾虑就立刻报名了,很幸运被选中。到了学校里,看到一位位年轻学子,满满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虽然辛苦,但是因为保障完善,所以过程挺顺利的。”

“希望我的付出能让身边的人平安喜乐!”

毛丽娜,一名年轻的援鄂护士,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昨晚正在值班接到参加采集核酸工作的紧急通知,她立即把手头的工作跟同事详细交接。路上,她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兵”,跟同事们分享了穿脱隔离衣注意事项与细节,到达浙大玉泉校区后尽可能帮助同事们穿好隔离衣,戴好护目镜,检查好防护的各个细节。开始核酸检测后,组织秩序、核酸采集、处理污物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是一名护士,希望自己照顾的病人早日康复,希望身边的人都平平安安;我是一名党员,疫情当前,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努力使身边的人远离病毒,平安喜乐!”

“只要需要,我都可以一直跟随!”

陈培佩,曾经参与过市西溪医院、萧山国际机场增援任务的年轻护士,当她接到“集结令”后,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跟随大家奔赴“战场”!

“请摘下口罩,张大嘴,头后仰,说‘啊’。”这样的话语不记得重复了多少次,但她总是说,再坚持坚持……变化的是疫情,不变的是我们守护生命健康的初心。“疫情来临后,从西溪医院到萧山机场,再到昨晚的浙大,我已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只要需要我,我都可以一直跟随!”

“作为附属医院我们‘必须的’!”

徐月花,一名温暖的康复医学科护士长。

她说,为疫情防控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体现了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作为浙大的一份子——附属医院,浙大市一精神指引我们必须这样去做。我们当时就一个信念——希望能以最快速度全部完成核酸筛查,让后面的同志工作量小一点。”

“我是最小的,却是懂得最多的。”

吴天姿,年龄最小的护士。她是昨晚市一医院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1997年的她接到紧急任务后,火速赶回医院。她说,满身是汗、奔回市一,支援浙大的那一刻,才明白了什么是“逆行”,什么是使命与担当。回程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她忽然想起,大学入党转正时,支部书记曾经问过她:“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党员?”完成任务这一刻,她似乎更懂得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是那么富有意义的事。

此外,市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王淑颖、检验科主任王贤军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昨夜也赴浙大紫金港校区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同时,昨晚急诊迎来短时间大量的愿检尽检的需求,医院急诊科在全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开放5楼核酸检测点,检验科增派人员有序地应对了突发紧急情况,至今晨共完成核酸检测近2000份。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