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千万条 每月测身高第一条

万物复苏,莺飞草长,家长也盼望孩子们春天里快快长高。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芳,和您聊聊关于孩子身高的那些事。
如何准确测量身高?
3岁以下的小孩需要测量卧位的身长;3岁以上测量立位身高,要脱掉鞋袜、厚外套衣服,立于身高尺的木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微挺起,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大约60度,脚跟和背部靠着身高尺立柱,测量者手持滑侧板到头顶点接触,再读取身高数据。身高以厘米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
人的身高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早上的时候最高,晚上最矮,早上比晚上可以相差1~2厘,这是因为一天的活动和重力作用使椎间盘水分含量减少、变薄了、脊柱弯曲度增加和足弓变浅的缘故,所以要准确地测量身高,每次测量的时间应该基本一致,以前是早上测的那么这次复查身高也是要早上,这样才有可比性。
如何判断自己小孩的身高是否正常?
我们国内最近的标准是2005年制订的,详见以下两个表格,大家可以按自己孩子实足年龄对照一下表格。一般来说,在平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以内范围都是正常范围。身高负二个标准差以下的孩子属于矮小症,身高负一个标准差到负两个标准差之间的孩子虽然不算矮小(诊断偏矮),但是也要引起家长重视,这两种情况都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小儿内分泌专科医生那里详细地查一下原因,然后要定期的监测身高,如果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营养和睡眠,随访一年,孩子身高正逐步往正常平均值追赶,那么这个孩子问题不大的,可以继续观察。如果随访一年小孩的身高是相差越来越多,越来越靠近矮小标准的,那么这个孩子是需要积极的检查和治疗的。
有些家长发现小孩子近一个月身高没增加,这个情况是不是正常啊?季节对生长发育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最快,某些孩子每年3月到5月身高增加可能是9月~11月增加的2~2.5倍,造成这种生长的季节差异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如果身高一个月里面没有增加的话,也不能就认为异常,只要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再观察一个月,然后再综合近一年的生长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季节变化造成的假象,还是真正的生长迟缓。
特殊的情况下,比如那些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矮小儿童,为了追赶生长,不但要完成该年龄段的正常增长任务,还要追赶以前落后的身高,因此治疗前2年每年至少要增长8厘米以上才能达到预期疗效(青春后期的没有那么多),大约每一个月要增长0.7厘米以上才有效。如果这个孩子近一个月增长未达标,需要详细分析原因的。医生要询问近一个月有没有坚持用药,坚持锻炼?睡觉迟不迟?有没有生病停针?停针三天以上都会影响到疗效。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可以很快恢复。只有反复或者持续的感染性疾病,才会明显影响生长发育,但当疾病治愈后,有可能完全追赶上。如果是不能完全恢复的全身性严重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要及时停止生长激素治疗。如果都没有上述情况,很可能是生长激素剂量不足导致疗效差,那么需要及时增加药量。有些家长不注意每个月监测身高,过三个月才去找医生复诊,这时才发现身高增长不达标,原因常常是生长激素剂量不足了。
判断身高是否正常还要结合骨龄情况。骨龄是反应人体骨骼成熟程度的最有用指标,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判断青春期发育类型及成熟程度方面都是重要的手段。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一般骨龄延迟两年以上,接受生长激素治疗以后身高会加速生长,而且身高的增长是超过骨龄的增长的,因此不会影响小孩生长潜能的发挥。那么性早熟的孩子呢,本身骨龄提前,虽然早期的时候比同龄人要高,但是因为骨骺提前闭合,因此成年时身材矮小。性早熟的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定期检查骨龄,只有身高增长速度与骨龄成熟度一致了才能判断有疗效。
专家徐芳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
每周五上午、下午,周六上午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