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躁郁症患者的切身感受;喜怒无常,是躁郁症患者家人朋友的真实感受。
躁郁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疾病,让人这么为它难受,为它抓狂。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俗称躁郁症,指既有躁狂发作(情绪高涨)又有抑郁发作(情绪低落)的一类疾病,每次 发作时间持续一周以上,有时以一种发作为主,有时两种混合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的典型年龄是介于15与19岁之间。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而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极端:时而情绪高涨,兴奋至极;时而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当个体躁狂发作时,感到精力充沛,自我膨胀,易激惹,活动增多,过度冒险,持续快速谈话,睡眠减少,到躁狂最晚期,可能会出现头脑混乱、幻想症(荒谬的信念)、幻觉(听到声音或看到事物)和严重的焦虑。
当个体抑郁发作时,会不明原因的流泪、哭泣,对于活动的兴趣和愉悦感下降,体重明显减轻,或食欲减退,失眠或睡眠过多,变得迟钝,乏力,过分的指责自己,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双向障碍受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双向障碍家族史或抑郁病史的个体更容易发病,环境应激因素比如童年虐待、压力性生活事件、低自尊等等。
虽然躁郁症发作起来杀伤力巨大,但相应治疗相对困难,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较快的控制症状,还会结合一些心理治疗。
不同发作时期,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如果处在抑郁发作期,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如果处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治疗师更常使用的方法是谈话治疗。
当今大多数心理治疗师都认为,当患者获得洞见,既不将患病看做是自己的责任,也不将自己的人格局限定义为双相障碍,并学会那些改变其思维模式或行为所需的技巧时,心理治疗最有疗效,对维持个体日常生活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