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群组式助产士门诊 / 助产咨询门诊
家庭群组式助产士门诊 / 助产咨询门诊

【助产咨询门诊(特需)】
由国内知名的助产专家周临担任组长,成员均为高级职称和产科专科护士,具备丰富的助产技能,擅长孕产妇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助产咨询和指导,为孕产妇提供孕期营养、体重管理、会阴按摩、分娩计划及产后母婴照护,旨在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安全,为促进再生育奠定基础。
地点:3号楼802、周日上午群组门诊在1号楼5楼教室。
周临 雷霞 张水仙 陈紫美 时良芳
周三下午
3号楼802室
周临,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产科临床工作33年,国家级母乳喂养咨询师、国家级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培训师。擅长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自由体位分娩技术。咨询内容为孕期体重管理、分娩减痛措施有效运用、分娩计划制定等,对孕产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最终促进正常分娩,保障母婴安全,为再生育提供保障。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日上午(名医门诊)。
雷霞,产科副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母婴专科护士,从事产科临床工作19年。擅长孕产妇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护理,为孕产妇提供孕期营养指导、会阴按摩、心理情绪疏导等;妊娠合并症孕妇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张水仙, 副主任护师,国际遗传专科护士,国家级导乐师、导乐培训师,生育舞蹈讲师,从事产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孕中期至产后的健康管理,孕期运动指导,盆底肌锻炼指导,会阴按摩技术、陪伴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技术。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陈紫美,副主任护师,浙江省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浙江省导乐师,浙江省母乳喂养咨询师,生育舞蹈讲师,从事产科临床工作18年。擅长陪伴分娩、自由体位接产、危重孕产妇的急救护理、母婴护理。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时良芳,副主任护师,专科助产士,从事产科临床工作17年。擅长分娩期、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咨询,尤其擅长孕产妇分娩镇痛措施、陪伴分娩、自由体位分娩、分娩期防侧切防撕裂指导等促进正常分娩的技术。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由国内知名的助产专家周临担任组长,成员均为妇产科高级职称的护士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给予孕产妇和家庭成员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全程全方位的助产咨询和指导,为孕产妇提供个体化的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心理调适、分娩计划及产后母婴照护,帮助孕妇及家庭成员树立自然分娩信心,旨在促进自然分娩,提升分娩体验,提高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安全,为促进再生育奠定基础。
周临 傅爱萍 雷霞 张水仙 袁莉
周日上午( 名医)
1号楼5楼教室
目标:
1. 加强孕产妇家庭对孕期及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使孕产妇得到来自家庭及助产士的全方面的支持。
3. 降低难产率和剖宫产率、促进正常分娩。
4. 提高产妇和家庭对分娩经历的满意度。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家庭群组式助产士门诊于2017年2月15日正式开诊,由妇产科科护士长一周临副主任护师出诊。
经过国内外大量的信息整合和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市一医院助产士门诊采用群组式的就诊形式,取名为“蜂巢式”孕期保健模式。
蜂巢是蜜蜂生活和繁殖后代的场所,由无数个紧密相连的巢房组成,而蜂群中蜂王因具有繁殖能力而拥有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蜂巢孕妈”因此而得名。
“蜂巢”团队每期随机选取12名26周左右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每周一次活动(周三下午),直至分娩结束。宗旨是以孕妇及胎儿为主体,将孕期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支持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助产士与分娩家庭,以及各分娩家庭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强孕产妇家庭对孕期及分娩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孕妇得到来自家庭及助产士的各方面的支持,促进自然分娩的成功,提高对分娩的满意程度。
截止2018年11月,历经21个月,完成了8期“蜂巢”活动,周临护士长带领整个助产团队参与到90个家庭的孕期保健教育及住院分娩过程中,为她们提供了从孕期及分娩住院期间的持续性支持,除了每周一次面对面的团队活动,在微信群里助产士们随时随刻回答妈妈们的疑惑和问题,并提供最前沿的国内外讯息!
8期“蜂巢”孕期保健涉及90个家庭,91.21%的自然分娩率,6.6%的会阴侧切率,高质量的分娩结局体现了“持续性家庭孕期保健支持模式”的巨大优势和效果。此模式在国内领先开展,我们助产团队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国内助产空白领域里艰难摸索,8期的良好结局,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及激励。创建一种新的模式,本质是传递一种自然分娩的理念,信念+信心+信任=幸福分娩。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完善各项细节,并进一步推广,期待将来每一位孕产妇及她们的家庭都能享受到如此贴心的全方面支持。
2018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面上项目A类(2018KY137)《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构建的研究》;杭州市卫生计生科技计划一般项目A类(2018A07)《助产团队主导的围产期连续性照护模式对母婴结局的研究》目前两项课题均在研。一级和二级期刊各有2篇文章发表。已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一项发明专利已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