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诊疗- 专病专科- 青少年厌学干预门诊

青少年厌学干预门诊

青少年厌学干预门诊


专科特色:

厌学的科学定义

厌学症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持续性负面情绪反应,表现为拒绝上学、逃学或辍学等行为,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数据显示,我国46%的青少年存在学习兴趣缺失,33%对学业产生明显厌恶感。该问题不仅导致学业荒废,更与网络成瘾、社交障碍等行为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已成为需要医学干预的问题。

 

厌学的原因其形成机制呈现多维度交互特征

1. 教育体制压力:过度竞争导致46%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将学习异化为"为他人而学"的任务;

2. 家庭系统失衡:高期待型教养方式占比达42%,家庭矛盾外化为学习抗拒的代偿行为;

3. 学校生态失序:29%学生因师生关系紧张或教学方式单一丧失学习意义感;

4. 个体心理机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神经发育问题未被及时识别,加剧学习挫败。

厌学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心理问题的“求助信号”。以下信号出现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错过最佳干预窗口,孩子将退化到难以回归正轨:

Ø持续缺课或抗拒上学

Ø情绪爆发或自伤行为

Ø生理原因躯体症状(如头痛、腹痛)

厌学门诊又叫拒学门诊、拒绝上学门诊、厌学干预门诊、学习困难门诊。市一心理科张海生主任领衔的厌学团队通过系统、规范、科学干预,运用自主研发的厌学评估体系创新的药物-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物理治疗-团体治疗综合干预模式、持续的公益科普,为厌学孩子的家庭重新点亮前行的路。


特色一:

团队开发了一套独有的厌学评估体系,结合结构化的问诊特定心理评估量表,全面分析厌学的成因,精准识别厌学的阶段。这一体系包括

Ø标准化心理量表:如情绪心理健康、压力分析、自伤行为、自杀风险、社会支持等量表用于全面评估孩子当下的状态

Ø个人特质分析:人格、社交、心理韧性、情绪调节、自我意识。

Ø学业相关分析智力、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学业拖延、阅读障碍等评估

Ø家庭功能分析:家庭关系、家庭动力、家庭环境、父母养育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等评估。

Ø厌学评估量表:厌学原因、厌学情绪、厌学程度、厌学阶段评估。


特色二:

针对厌学孩子的急性症状,张海生主任团队创新性地推出了两周非药物干预模式,通过短期密集的干预,帮助孩子快速恢复心理平衡。这一模式的核心包括

1. 经颅磁刺激(TMS)

Ø利用无创的经颅磁刺激技术调节大脑神经活动,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Ø临床数据显示,80%的受试者在2周内情绪稳定性显著提升

2.两周高频心理咨询2-4次)

Ø认知行为疗法(CBT)为基,整合多流派咨询技术,帮助孩子切断消极思维-行为习惯,重建积极的“认知-情绪-行为”模式。

Ø同步进行家庭治疗,改善亲子沟通,减少家庭冲突

3.团体心理治疗(1-5/周):

Ø为了帮助孩子们全面的康复,通过团体活动的轻松氛围中重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市一心理科住院部开设不同形式的团辅活动


特色三:

通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科室号“科普月月讲”,持续推出线上+线下的公益讲座,比如:“开学综合症”、“厌学百问百答”、“考试焦虑”、“生物-脑科学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等。

Ø持续几年通过各大主流媒体网站“心理科医生张海生”账号,比如: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百度健康等进行心理科普。  

 

 

专病名医门诊:

张海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工作20+年,科室主任

CSNP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联盟委员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主委

浙江医学会儿童精神障碍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疼痛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委

杭州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

专长:儿童青少年厌学、拒绝上学、焦虑、抑郁、网络成瘾、学习困难等情绪及学习动力问题,提供学生心理问题的药物-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物理治疗-团体治疗结合的综合干预。



相关推荐

推荐专家

多学科联合门诊 名医门诊 特需门诊 专家门诊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