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古代缺乏医学知识,医疗水平低,妇女难过分娩关、产后关,产科并发症的发病率、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都极高,女人生孩子被称作是“一脚迈进鬼门关”。随着19世纪末近代西医妇产科的兴起,现代围生医学的快速发展,母婴死亡率才显著降低。但是,常见的孕产妇产后大出血,以及非产科原因的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呼吸衰竭、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疾病非常凶险,死亡风险很大。世界卫生组织也因此把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作为评价当今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为34.2/10万,而欧美国家为6~10/10万。
2008年,杭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立,以该院妇科、产科、ICU为核心,多科专家作为强大后援,共同参与孕产妇的抢救。至2011年底,该中心已成功救治孕产妇危重症患者172例。2009~2011年,杭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到7.3/10万、6.0/10万、 6.7/10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近。本文中的崇女士就是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高危孕产妇。
开通生命通道
4月3日,怀孕36周多的崇女士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体温38度多,到预先选好的待产专科医院就诊后,医生给予了常规抗生素治疗。两天后,因为感觉胎动减少,崇女士入住待产医院监测治疗。至4月7日,她的病情仍未好转,体温已连续3天在39度以上。专科医院力不从心,要求病人转院治疗。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求助电话打给了市卫生局局长陈卫强。
陈卫强立即亲自与杭州市一医院联系,安排病人的收治工作,指示“要竭尽全力确保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
当天傍晚6点多,崇女士转入杭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杭州市一医院产科治疗。医院马上开通了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在产科加床收治。该院副院长、妇产科专家张治芬亲自坐镇指挥。
孕妇患感染性疾病,出现发烧时,绝大多数的胎儿发育都要受到不良影响。高烧还可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引发早产或流产,如果合并有胎儿宫内缺氧,可能使胎儿死亡,这时,必须立即剖宫产。但孕妇发着高烧的情况下实施剖腹产,隐藏着极大的风险。也正因为此,许多医院不敢冒险手术。有着20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徐宁医师接诊后,果断决定对崇女士立即行剖宫产手术。
“孕妇持续高烧不退,考虑感染严重,而且不能排除宫内感染的可能,孕妇和胎儿都很危险,应该立即中止妊娠,保住孩子,并为产妇的后续检查、治疗创造条件”。虽然已过去近两个月,崇女士的主治医生、市一医院产科徐宁副主任医师对该病人的病情印象深刻。
当晚9点半,崇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徐宁医师主刀为她顺利做了剖宫产手术。晚上10点多,一个5斤多重的健康男婴平安地来到了世上。事后证明,徐宁医师的治疗决断非常正确,如果再拖延一天,崇女士母子两人的情况将不堪设想。
与死神的拉锯战持续了一周
儿子平安了,然而,产后崇女士的感染病情仍然没能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最高时达到了39.9度。4月9日上午10点,她出现了气急、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等症状。医生给予了面罩吸氧。但是,吸氧仍不能缓解症状。
当天下午,根据病情观察,徐宁医师立即联系医院呼吸科、感染科、ICU的医师前来会诊。经拍片等检查显示,病人右肺上、中叶有感染病灶。诊断病人为肺炎,病情较重。
晚上9时多,病人合并出现了神智不清、说胡话、尿量急剧减少等症状。最高流量的吸氧量也不能缓解病人呼吸急促、困难的症状,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到85%。产科立即联系当晚ICU的值班医生,郑永科医师迅速赶到产科病房会诊。经过检查,有着多年急救经验、曾抢救过多例重症甲流病人的郑医师准确判断,产妇病情已发展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中毒性脑病,病情危重,必须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4月10日凌晨1点,郑永科医师在产科病房为崇女士紧急行气管插管,用便携式呼吸机将病人转运至ICU抢救。
转到ICU,病人的病情果然如郑医师所料,在不断恶化,且进展很快。
4月10日下午,病人的胸部CT片显示,病人左右两侧肺叶已基本变为“白肺”(即没有呼吸功能了),呼吸衰竭,并伴有中毒性肠麻痹、肠梗阻,几近病危。
面对产妇如此复杂严重的病情,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有着丰富经验的ICU主任刘长文指挥若定。病人的主治医师郑永科等医师也判断出病情发展的趋势,提前作好了各项救治准备工作,通过呼吸机替代、积极抗炎药物等多种手段,为抢救赢得时间,一方面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取得配合和理解。
刘长文担任市一医院ICU主任的几年间,从死神手中不知已救回多少病人,2008年至2011年底的三年时间,仅危重孕产妇已成功救治170多人,其中除了常见的产后大出血病人,还有死亡率极高的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17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8人,妊娠合并脑出血患者4人。在他救治的病人中,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呼吸衰竭病人占67%,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占23.6%,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占21.8%。
从4月10日起,刘主任每天一上班便会来到崇女士的床边,与郑永科医师一起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措施。因为呼吸衰竭,那几天,崇女士的动脉血氧分压降到了36毫米汞柱(正常为100毫米汞柱)。而此时,如何调控呼吸机的参数非常重要。参数调到很高,效果好但把握不好就易出危险;参数低,则效果不佳。因此,调高呼吸机的参数并非常人想像中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丰富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很强的自信。凭着自己丰富的抢救经验,刘主任把呼吸机的参数都调到很高的水平,终于使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勉强维持在正常人的一半水平。
危重孕产妇因产前顾及胎儿安全使治疗用药和医学检查受到限制,分娩后免疫力又明显下降,病情发展往往急转直下,稍有疏忽、迟缓,便会抢救不及、回天无力。这也是众多孕产妇死亡的原因。
从病人的胸片可看出,从9日到14日的五天时间,病人的双肺均呈现“白肺”状态,呼吸功能进一步衰竭,病情持续恶化。刘长文主任一天数次查房,长时间守在病人床边。该院还多次组织多科专家的会诊。
经过整整一周时间的日夜抢救,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才逐渐升高,“白肺”面积开始缩小。
亲属每天只有半小时探望她的时间,床边都是抢救设备,每天上呼吸机治疗,严重的病情使崇女士非常焦虑和恐惧,这种情绪甚至影响到了病情的好转。刘主任每天查房时采用的一项特殊治疗措施就是鼓励病人,说些轻松的话题。“你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了!”“你快好起来,就可以回家看到儿子了”。刘主任的话给了病人莫大的力量。病人戴着呼吸机无法说话,只能用护士为她准备的写字板进行交流。刘主任总是极耐心地看完她写的每一个字,详尽地回答她的每一个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她的恐慌心理。
刘主任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从容镇定的治疗操作、慈爱的笑脸、温和的话语,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和斗志。如果说,为了深爱她的父母和丈夫一定要努力活下去的信念支持着崇女士,而不论工作日还是休息天,每天早上准时出现在床边的刘主任成了崇女士的另一个信念。
就在医生和崇女士一起与死神的搏斗中,因过分担心女儿的安危,崇女士的父亲10日出现胸部疼痛症状。ICU的医生根据经验,立即建议其速来市一医院急诊,结果发现为心梗。当晚,郑永科医师冒着大雨,专程从院外赶回医院急诊科,向她父母讲述了崇女士的病情和治愈的希望,鼓励他们要放松心情,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女儿和外甥。在医生的鼓励下,他父亲才安心入院治疗。医护人员也把这些情况及时告知病人,从心理上给予安慰。
对崇女士来说,在ICU病房的15天是异常漫长、艰难而永生难忘的日子。呼吸机拔管后的第一天,崇女士的心情无比激动,在见到刘主任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刘主任,您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
围绕在身边的天使们
“彬彬,你感觉怎么样?” 、“彬彬,我现在给你擦擦身,你要什么尽管说。”“彬彬,今天看起来又好多了!马上可以见到儿子啦!” ……在ICU的十五个日日夜夜,崇女士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富有爱心的护士们。他们都亲切地叫她“彬彬”。除了严格执行医嘱对她进行医学护理外,他们还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亲人般的关爱多次让她感动得泪流满面。
病人的成功救治离不开护士的精心护理。每天的治疗措施上去后,护士们就忙开了。因病人用呼吸机治疗,每隔两小时一次的气道护理很重要:翻身、叩背、吸痰,及时倒掉呼吸机管道的积水,以保证管道的畅通。病人持续的高热,护士们不厌其烦地为她擦身降温。病人要做的每项检查,都有护士陪伴,并提前向她详细解释这项检查的目的、程序,以及带来的不适等,以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当然,病人的生活护理全部由护士承担,每个当班护士时时会过来询问她有什么需求,对她的每个要求有求必应,态度亲切和蔼,给了她心理上极大的安全感。有一个晚上,还病重的崇女士腹泻不止,记不清值班护士多少次为她清理,她耳边始终有个轻柔的声音在安慰她:“没有关系!” 她感动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为了减轻崇女士恐惧不安的心理,ICU的护士长朱明丽每天一早都会笑意盈盈地来看她,鼓励她。朱护士长总是能看透她的心思,每次不需要她说,就知道她的想法和需求。同样,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护士当班时,每一个都会安慰她、鼓励她……在这里,亲情护理在自觉执行,对病人的心身护理得到真正体现。
“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西方一位叫特鲁多的医生的名言可谓是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
在医院这个生与死搏斗的特殊战场,能看到世间丑恶导致的致命伤害,能看到被病魔纠缠时生命的极度脆弱和屈辱,能看到生命悬于一线间的残酷,但是,有了大爱精诚、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了提着南丁格尔灯的白衣天使,这里就变成了充满爱的世间最温馨的场所,变成让人敬畏生命学会感恩的课堂,成为永生难忘的人生驿站!
数字报链接:http://www.hzws.gov.cn:8383/DigitalPaper/html/2012-6/11/node_782.html

相关阅读
- 04-28 “感控无界,安全同行”——市一医院召开2025年感控委员会第二季度会议
- 04-18 重磅!我国过敏医学领域权威专家郭胤仕教授加盟市一医院,领航过敏防治中心建设
- 04-03 “橙心柿一”先心病救助项目杭阿线上推进会成功举办
- 04-02 全国表彰!童向民书记荣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03-28 杭州市首家!市一医院推出8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优先服务
- 03-19 打造“低空生命线”丨市一医院“低空+医疗”应用服务日趋成熟
- 02-27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春山可望万象新!市一医院举办科技创新月开幕式暨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
- 02-25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百医出海”,青年骨干踏上国际化研修新征程
- 02-20 “杭州市一DeepSeek智能助手”开拓杭州市一智慧医疗新时代
- 02-13 喜报!市一医院获评2024年度全市综合考核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