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我院应用ECMO联合IABP成功救治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

发布时间:2012-06-25 浏览量:5056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近日,我院危重病医学科、血管外科、心脏中心利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病人,这是我院第三次应用ECMO成功救治类似病人,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场感冒引起暴发性心肌炎
    施女士今年25岁,平时身体健康,每年单位体检指标也都很正常。6月11日下午,因为感冒两天,施女士觉得浑身酸痛、胸闷、气急,虽然自己吃了感冒药,但未见好转,当天下班后至我院急诊内科就诊。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感冒,哪知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明确提示病人心肌功能受损,很有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警觉的值班医生立即通知心血管内科,并将施女士收治入院。
    6月12日下午,病人胸闷、气急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心电图复查异常,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当天下午,正轮上心内科李佩璋主任医师查房,李主任翻阅病例资料、检视病人后,当即判断施女士应是急性暴发性心肌炎,预后极差,随时有生命危险,她马上与危重病医学科刘长文主任联系,让ICU做好气管插管、使用ECMO等准备,随时接收病人。下午5时左右,病人转入ICU,医生紧急插管,以确保氧供,并使用抗感染、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等药物。
    6月13日凌晨1点,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反复室上速、室颤、心跳骤停等恶性心律失常症状,血压持续下降,使用升压药无效,病人发生心源性休克。ICU值班医师请示刘长文主任后决定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为伤病累累的心脏“减负”,争取心肌修复的时间。同时紧急呼叫院内ECMO抢救小组人员并向张楚副院长汇报,血管外科方欣医生,心外科毛宝根、李星海医生,ICU刘长文主任、胡伟航医生或从病房、或从家里赶到病人身旁,在ICU有力的脏器功能支持下,主即行左股静脉和股动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和人工膜肺,凌晨3点ECMO系统启用,手术期间手术室派出了巡回护士和必要的手术器械。ECMO正常运行30分钟后病人神志逐渐转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到65~75%,血压回升到110/70mmHg,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大脑供血也获得保证。
    6月14中午12点,病人再次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脏基本停止跳动。超声科许亮主任做了床边心脏超声检查,发现病人血流很慢,射血量只有正常的1/5,心脏有室壁瘤,并有血栓形成可能。病房再次投入抢救,全院专家会诊后认为可能为暴发性心肌炎所致的心肌广泛性水肿、坏死有关,同时广泛损伤的心肌难以承受ECMO带来的心脏后负荷增加,故决定启用另一项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功能。在心内科王宁夫主任指导下,杨建敏医师为病人施行该项介入手术,术后检查显示心脏功能好转。
    6月14日~19日,ICU克服人员少工作强度大的困难,抽调胡伟航、胡炜医生轮流24小时值班,心脏外科陈世春医生,以及ICU病房陈凯等护理人员24小时严密监测,精心护理,让病人基本顺利度过感染、出、凝血等并发症的关卡,生命体征逐步走向稳定。6月19日上午,ECMO机器撤离;6月20日上午,IABP撤离;刘长文主任说,估计6月21日可以撤离呼吸机,再过三四天,施女士就可以转入普通病房了。
 
何为ECMO和IABP
    据ICU刘长文主任介绍,ECMO从本质上来说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氧合器、动力泵,氧合器的功能是将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因此又叫人工肺;而动力泵主要是起到人工心脏的作用,形成动力驱使血液向管道的一方流动,两者联合作用,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
    与传统的体外循环技术不同,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为排气装置,是开放式管路;ECMO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ECMO维持时间可达1-2周,国外也有超过100天的报导,体外循环一般不超过8小时。体外循环需要开胸手术,需要时间长,要求条件高,很难实施;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速。 
    这些特点使ECMO可以走出心脏手术室成为生命支持技术,并大大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长时间的生命支持也为受损器官提供了足够的恢复时间,从而为抢救赢得时间,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目前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刘主任说,由于这两项技术应用涉及多个专科,对一家医院的整体业务水平有着极高要求,尤其是ECMO技术,可以说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最前沿、最高难度的技术项目,目前全省仅有4家省市医院有能力开展,因此,该病人的成功抢救意味着我院对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数字报链接: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