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职工之家 - 详情

【户外俱乐部】徒步百杖潭,探秘十八涡,领略潭溪情韵--记磐安之行

发布时间:2012-09-26 浏览量:307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2年9月22日,杭州市一集团户外俱乐部四十余名队员前往浙江金华磐安,一睹传说中的百杖潭真面目。虽说出游那天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但想来雨中游百杖潭,亦别有一番情趣。

        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不禁回想,自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以来,从西湖周围的山水迈向省内的名胜古迹,从初创之际的十数人到如今的七、八十人,活动范围在扩大,成员也在不断增加中,从最初的五花八门的运动装到现在统一的队服和大家身上不断涌现的户外专用装备,短短一年的光限,户外运动俱乐部有了显著的发展。

        未能容人多想,已抵达目的地,百杖潭就在不远处了!纷飞的小雨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走过石拱桥,一条只容两人通过的山间小路向远方延伸,指引着我们前行。山路依山而成,一侧是林木茂密的山体,与其一路之隔的就是龙溪。溪水与交错其间的山石是这里的主角,它们或相互交缠,或掩映在苍翠的树林间,彼此嬉戏着,发出欢快的涤荡声,响彻山谷。队友们纷纷选择合适的角度,或俯拍百杖潭的壮美景观,或抓拍远处飘渺的山景。在将风景入画的同时,不想,自己也会成了别人镜头下的风景。

        手扶护栏,拾阶而下,从龙潭背到百杖潭,再到卧龙潭,最后到祈雨潭,晃若梦回遂昌神龙谷。这里虽没有神龙飞瀑千军万马般的磅礴气势,但此处三潭三瀑紧密相连,层层叠叠,一瀑气势胜似一瀑,一潭幽深于一潭,形成别具一格的瀑布体,同样堪称壮观。尤其是那40余米的最后最长一瀑,宛若陡峭山崖间倾泄而下的一席白练,倒也衬得上崖壁上那“神练”的题字。远处的山峰,飘渺的云雾,崖间的叠瀑,在远处和近处绿树掩映间,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风景画。

        雨依旧纷纷扰扰地下着,但全然没有想像的凉意,并不是因为裹在身的衣衫,而在于得见此番美景,心中呼应山野的激荡。

        林木越来越茂密,空气中充满野花和泥土的芳香,显得特别清新。我禁不住贪婪地猛吸几口,顿觉浑身舒畅。

        山,越来越险峻。随着步步石阶盘旋上升,双脚显得沉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耳边隐隐似有阵雷的轰鸣。再往上攀登,哇!远远望见一飞瀑从天而降,如帘、如雪、如幕、如练。氤氲中,雾水蒙蒙,玑珠滚滚,水声隆隆,银光耀耀,蔚为大观。无需走近,站在瀑边的栈道上,就会感到劲风扑面,凉气逼人,浑身雾水,沾衣欲湿。

        我们从祈雨潭沿石阶转至藏龙潭,又到米筛潭,直攀登至百杖潭最高处,只见龙溪水滚滚而来,呼啸而下。清澈的水,晶莹剔透,如翡,似珠,如玉,似花,用双手掬起一捧,喝一口,清凉、甘冽、甜美,沁人心脾。

        闻水声,滔滔不绝。凉风习习,松涛飕飕。此时想起古人所言:“听瀑布,可涤蒙气。听松风,可豁烦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心特别宁静,眼特别明亮,耳特别清静,人间的名利纷争,世俗纷扰,实不屑一顾,抛之一空。

        走出山门,画卷慢慢收拢。回头望,此泼墨山水已从我的眼里,融入我的心中。

        第二天,队友们来到了神奇的十八涡景区,峡谷中有一条山溪(夹溪)穿行其中。从夹溪大桥望下去,清澈的夹溪尽收眼底。

        从夹溪大桥旁边的入口下去进入景区,山涧两边山势陡削,真正到峡谷下面的栈道,还要下百十级台阶。沿着谷底溪流边的栈道前行,在栈道上向两岸看去,只见两岸陡壁森然对峙,耸立云天,向下看,溪涧狭窄蜿蜒,水流湍急,形成无数的跌瀑、险涡和深潭。没走几步,就看到了十八涡的第一涡——聚秀涡,众人停足探究、细细欣赏,如此走过一涡又一涡。过峡谷中的铁索桥时,脚下晃晃悠悠,胆子小的心惊胆战,胆子大的则悠哉游哉。“一波末平,一波又起”的咆哮激流伴着我们走过十八道弯弯,心潮澎湃,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回首户外俱乐部成立一年以来,感谢领队们的无私奉献。酒浓浓的,是彼此的融合;情暖暖的,是彼此的给予,无须感谢却还要感谢。你们的汗水背后是队员们的欢歌笑语,幸福快乐。在队友们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份对俱乐部的喜爱与向往,一切尽在不言中。

  徒 步 浙 中  大  峡  谷

浙  中  十  八  涡

激   荡 (百杖潭景色)

 “华 东 第 一 瀑” 落 差72米

欢          渡

 呼              唤

笑   容   随  风
 

 探 秘“ 天 下 第 一 冰 臼 ”
外口直径达4米,中部直径达5米,深度为8米,为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冰臼”。
 

潭 溪 情 映

 

知识链接:

        浙中十八涡,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国家地质学家冰臼之父韩同林到这种十八涡地质考察之时,发现了天下第一冰臼。浙中大峡谷,保留有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冰臼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等专家,于2007年6月在浙江省磐安县尖山镇的浙中大峡谷考察后表示,浙中大峡谷的夹溪十八涡景区,是他们所见过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冰臼群,其规模在国内十分罕见。其中最大的一个冰臼,外口直径达4米,中部直径达5米,深度为8米,为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冰臼”。
        所谓冰臼,是指二百万年至三百万年前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作用,形成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故称之为“冰臼”。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
        我国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等,在考察浙中大峡谷的夹溪十八涡景区时,共发现了100多个大小不一的冰臼。两位专家表示,冰臼分布如此集中,保存如此完好,到目前国内还是惟一的。韩同林说,这说明当地曾和现在的南极一样曾被冰川大面积覆盖。几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冰床,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冲刷,滴水穿石,形成一个个圆圆的冰臼。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