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牙痛背痛可能是非典型心绞痛

发布时间:2013-04-01 浏览量:1857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报讯 “能这么近距离听这么好的专家讲课,太难得了!”昨天下午2点,青年时报“院长健谈”第21讲,在杭州市一医院准时开讲。市一医院党委书记黄进宇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许轶洲主任医师和心内科副主任叶显华副主任医师与读者现场互动,讲解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在场的听众们都全程认真做笔记。

        冠状动脉堵塞装了五个支架

       “我这次来,主要想问问专家,自己目前的状况,需不需要换药、停药,这样的天气,要怎么保养身体。”昨天,67岁的徐大伯早早来到讲座现场,他患有多年的冠心病。4年前,他做第一次支架手术,可是在第一次手术后仅隔了一个月,医生就发现原本植入支架的地方又堵住了,只能再次植入支架,这次一下子就放入了两个支架。
       4个月后,徐大伯又觉得胸口痛、胸闷,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又有一处血管堵塞了80%,原本手术的伤口发生了感染。就这样,第四个支架植入了徐大伯体内。仅过了一个月,徐大伯的胸口又开始痛了,再次检查,发现上次放支架的地方又发生堵塞,这个结果让徐大伯和医生都感到非常意外。本来医生建议做搭桥手术,但由于徐大伯本来身体不是很好,除了肾功能不好以外,还有糖尿病、痛风等。而且搭桥手术创伤大,以徐大伯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因此,他不得不植入第五个支架。
       天气忽冷忽暖易诱发心梗
       “这几天,医院里急性心梗的患者比往常增加了30%至40%,心内科的床位全满了,医生的手术量比往常翻了一番。”昨天,黄进宇主任医师在讲座上说,前一天晚上,他还半夜回医院抢救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黄进宇主任医师说,相比冬季,春季气温变化大,更容易发生急性心梗。因为人体本身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会收缩;夏季气温高,血管则会随之扩张;外界气温恒定,人体的血管也随之稳定。而天气忽冷忽热,人体的血管就随着温度扩张或收缩。对于自身调节功能不太好的人,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而人体机能跟不上变化,就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6至12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期。但是临床中发现,不少患者因为没有及时治疗,造成严重的心肌损伤。”黄进宇主任医师说,急性心梗典型的早期症状是胸闷、胸痛。也有一部分心梗患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黄进宇提醒,平均每5例心绞痛患者中,就有1例出现死亡、心梗、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事件。如果是40岁以上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或有长期吸烟的习惯,一旦非典型心绞痛症状持续半小时以上,就可能是急性心梗的预兆,需要马上就医。
       心梗患者更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率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致命原因,包括室速、室颤的现象。因为心脏收缩过快,造成对外部周围供血不足,造成脑部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缺氧,结果导致失去知觉甚至猝死。”许轶洲医生说,“发生猝死后,在几分钟内就要抢救,杭州市内交通拥堵,肯定会错过抢救时间。”
       许轶州医生表示,心肌梗塞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四五倍。而在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75%有过心肌梗死病史。因此,心源性猝死疾病重在预防,尤其是对于随时可能出现致死性心率失常的病人,比如心脏骤停和心室颤动,安装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患者生命。
       ●提醒
       冠心病患者应终身服药  
市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叶显华说,冠心病又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指心脏本身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心绞痛。它是一种渐进的病变过程,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老年冠心病不能指望灵丹妙药或所谓特效药物和保健品将其根治,而应当终身服药。不仅在就诊阶段,即使病愈出院后也要坚持服药。
       “冠心病并没有具体的发病原因,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常见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之外,吸烟、肥胖、少动和压力大等因素也会引起冠心病的发生。除了发病原因多样外,冠心病的病症也多种多样。很多人以为冠心病只会引起胸痛、胸闷、头痛,其实牙疼、背痛、咽痛、胃痛等也都是病症。”去年末,叶显华医生还接诊了一位因患上冠心病,而导致手指发麻的男患者。这名病患一开始去神经外科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后来经过详细检查,才发现其实是患上了冠心病。
       叶显华医生提醒,部分老龄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对痛觉的敏感度会有所降低,更要提高警惕,坚持服药。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