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产后坐月子竟突发急性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13-05-24 浏览量:2321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报讯 22岁的年轻妈妈黄女士刚生完宝宝,月子里吃得太滋补,结果导致血脂严重超标,引发产后急性胰腺炎。胰腺的消化液腐蚀了周边脏器,导致腹腔大量渗液,胰腺周边还出现了3个大脓包,最大的直径超过10厘米。

       医生说,当时黄女士出现了严重的腹痛症状,还出现了休克,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紧急抢救。由于身体太弱,无法耐受手术,后来通过穿刺将腹腔的渗出液引流出来,才挽回了性命。

       产前产后太滋补血脂飙升

       22岁的黄女士是杭州人,去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和男朋友办理了结婚手续,婚后没多久就怀上了宝宝。黄女士和丈夫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现在黄女士怀孕了,全家人的重心都放在她身上,只要营养成分高的食物,都往她嘴里送,经常买滋补品给她吃,天天为她准备夜宵。

       “怀孕的时候,我总觉得‘一个人吃两个人补’,缺了营养可不行。” 黄女士说,为此,她自己也非常注重营养的摄入,体重从原来的100斤快速飙升,到了9个多月时,竟然超过了150斤。
       今年3月初,黄女士顺利生下宝宝,母女平安。为此,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听说坐月子对产后的妈妈很重要,如果月子里营养好,可以让身体状况变得更好,同时也有利于催奶。”黄女士说,为了让宝宝有足够的奶水,她每天都要吃很多猪蹄、骨头汤等高油高脂的食物。
       高血脂症导致急性胰腺炎
       没想到,刚坐完月子,黄女士的身体就出现问题。有一天吃过晚饭后,黄女士感觉胃有些不舒服,恶心想吐,腹部剧烈疼痛。当时一家人都吓坏了,连夜将她送到市一医院。
       到医院时,黄女士疼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甚至出现了休克症状。情况非常危急,医生马上将黄女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抢救。经过检查发现,黄女士的血脂严重超标,是正常人的五六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进一步造影检查发现,黄女士腹部有大量渗水,胰腺功能严重受损,胰腺内的消化液腐蚀了周围的内脏,导致胰腺周围出现了3个大脓包,最大的直径超过10厘米,随时可能破裂。
       市一医院超声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方建华说,当时情况非常危险,一旦胰腺周围的3个脓包贯通或破裂,里面的渗水会大量涌入腹腔,也会随着血液流到其他地方,而这些渗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严重感染,很快就会致人死亡,必须马上手术。
       但是,当时黄女士的身体非常弱,无法耐受手术。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将腹腔渗水引流出来,才挽回了性命。一周后,黄女士转入了普通病房,经过20多天的治疗,最终转危为安。
       ●提醒
       孕期增重最好别超30斤
       方建华说,孕产妇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超声影像科每年至少为10余例重症胰腺炎的孕产妇,进行置管引流治疗。
       市一产科主任王志华说,女性在怀孕初期受雌激素、孕激素的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比正常时升高30%左右,并在孕后期达到高峰。这时孕妇又注重营养补充,很容易补过头,导致血脂超标。从近几年的临床案例中发现,60%以上的妊娠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于高脂血症导致的。20%以上的高脂血症孕妇,是由于饮食控制不当导致的。
       “大量甘油三酯在胰腺中被分解,产生过量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造成损伤。同时孕妇本身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血中游离的脂肪颗粒,均可引起静脉血管栓塞,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引起胰腺炎坏死、胰液渗出,引发急性胰腺炎。”
       “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三大主要症状。还有一些妊娠期重症胰腺炎可伴有发热、黄疸、休克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90%以上的患者会恶心、呕吐,并可吐出胆汁。”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长文主任提醒,由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痛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改变的影响,血脂会比正常时期高,但一般不建议高出2倍以上。”王志华建议,孕期每周体重增加量以不超过500克为好,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超过30斤。一周之内体重增加500克以上,并有浮肿现象时,最好咨询医生。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