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乙肝二、三事

一、正确认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人们对乙肝的一个大的误区是由于对其传染途径不了解。乙肝病毒不是经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传播的,它主要是通过母婴、血液、医源性以及性途径传播,长期生活密切接触也有一定的机会传播病毒。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非常小,一般的接触中,只要皮肤、黏膜没有破损,就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病毒。我国已将乙肝检查剔出入学、就业体检项目,正是基于其传播途径的科学依据,这体现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尊重,所以不必担心会被同学、同事传染乙肝。
二、关于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目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乙肝疫苗。通过疫苗接种,乙肝易防,并不可怕。自从开展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后,我国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逐渐下降,尤其是15岁以下儿童的携带率下降更为明显。
只要不对疫苗制剂过敏,所有未受感染的人都宜接受疫苗接种。一般来说,对于下述高危人群更应该接种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特别是e抗原同时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医务人员及其他接触血液的人员;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人,尤其是配偶。
虽然接种乙肝疫苗是自愿的,但是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建议还是接种为好。乙肝疫苗的剂量和程序因人而异,具体情况由医师决定。目前,接种乙肝疫苗后尚有5~15%无应答,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研究的进步,将会有更有效的疫苗问世。
三、乙肝治疗的简介
乙肝的治疗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用药物治疗为辅,用药宜简不宜繁。特别注意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少吃过油腻的食品,忌酒,定期复查。不要轻信社会上的不良广告,不正规的用药不仅白花冤枉钱,还反而可能导致肝脏受损。
对于一些病人,还需要护肝、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治疗,中医中药在乙肝的综合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从国情出发纳入了优化治疗策略,具有优选药物、优化疗效、规范治疗的特点。患者要遵循优化治疗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个体的治疗方案,坚持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并规范随访,注意监测各项指标,乙肝是可以战胜的。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但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非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常用的抗病毒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克拉夫定等)。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所以如果仅仅短期治疗(≤1年),在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导致乙肝复发。随意换药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作为指南的核心,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能最大程度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这是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
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建议无论肝功能指标正常与否,只要被检测乙肝病毒阳性,就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优化治疗,并坚持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