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检查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量:105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诊疗日记
口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王利民
时报讯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早晚期,可以判断是否仍有手术机会,对于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但往往很多时候,肿瘤的位置靠近大血管,医生要做穿刺检查很困难,就无法明确诊断。前不久,我们科就遇到这样一位肺癌患者,在超声支气管镜下做了穿刺检查,整个过程,可以用“千钧一发”来形容。
超声支气管镜下“禁区”穿刺
这名女性患者60多岁,体检时发现右肺上端长了一个直径2厘米的肿瘤,同时,在患者的支气管壁外,发现了一颗直径0.8厘米的淋巴结节。这个淋巴结节非常关键,如果是良性的还好,如果是恶性的,则代表肺部肿瘤已经出现扩散转移,属于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我们继续对这个淋巴结节进行穿刺检查,明确病理诊断。
但是,难就难在这个淋巴结节的位置非常不好,它刚好长在支气管壁外紧挨着大动脉的地方,可以说是气管镜检查的“禁区”。对于呼吸科医生来说,在没有超声影像辅助的前提下,这个位置要做气管镜穿刺检查,就好比“盲人摸象”,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穿刺检查风险非常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刺破大血管,导致患者失血死亡。
后来,我们通过超声支气管镜,为患者成功做了穿刺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出来,发现这个淋巴结节是良性的。淋巴结节的诊断明确后,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线索,根据判断,患者的右上肺肿瘤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可以马上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前不久,这名患者做了手术,目前恢复得不错。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CT
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癌症主要有肺癌。
肺癌的发生原因除了与长期抽烟、遗传家族史以及自身的免疫相关外,很多外界因素也会导致肺癌的发生率增高,如大气污染、生活压力大、厨房油烟等。
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及时发现,一旦出现咳痰、咳血的症状时,说明已比较严重。80%以上的患者就是因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致延误治疗,而5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年龄在45周岁以上,且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大于400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此外,一些从事化工、染料、石矿等相关行业的工作者,以及有家族遗传史和先天性因素的人群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来说,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有效方法。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有必要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可保证在辐射安全的前提下,将肺癌早期发现率提高20%左右。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