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胆结石发作的女病人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量:964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报讯 上一周,在杭州市一医院消化科,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腹痛前来就诊的女性病人,一个接着一个。是吃坏肚子了吗?不是。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杨建锋说,这些女病人都是被胆结石闹的。四五月份季节转变时,不少人胃口大开,导致胆石症发病率也大幅增加。“这段时间,40岁以上多次生育且肥胖的女性,要特别当心胆石症。”
消化科来了三个结石病人
近期,在消化科常常可以看到因为腹痛而来就诊的女性病人,这些病人往往40岁以上,有多次生育史,并且处于超重和肥胖的边缘,胆石症往往是其就诊的主要病因。
“这几天真是太痛苦了,好像有人在我肚子里绞胃和肠子。”41岁的陈女士因为腹绞痛太厉害,不得不来市一医院消化科看病。陈玉芬说,自己反复右上腹疼痛已经半年,做了体检也没查出什么毛病,所以就没放在心上,每次痛了熬一熬就过去了。
但最近几天,因为请客吃饭比较多,陈女士吃了不少大鱼大肉。结果这次疼痛一发作,吃了4天止痛药还不管用,陈女士就只能来消化科看病。杨建锋医生检查发现,她的症状是很典型的胆囊炎,B超显示胆囊里有结石。
巧的是,这一天的门诊竟又来了两个像陈女士一样的患者,42岁的刘女士是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45岁的徐女士是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中年发福易得胆结石
“胆石症是指包括胆囊和胆管在内,人体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疾病,是一种人体内的病理性矿化的结果。按胆结石所在部位分类,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杨建锋医生说,每年四五月份季节转变时,胆石症发病率大幅增加,而其中得这病的绝大部分是“4F”人群。
什么叫“4F”人群?杨建锋医生解释,胆石症又被称为“4F”症,即Female(女性)、Forty(四十岁)、Fertile(多次生育)、Fat(肥胖),描绘了该病的高危人群。最初这只是一种临床现象,后来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通俗点来说,就是中年“发福妈”易得胆结石。
“胆石症常见的高危因素有三大类:一个是先天性因素,比如胆石症家族史、高龄、女性;第二个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不良的饮食习惯(早餐不规律,膳食纤维少、高脂、高糖、高蛋白、高能量饮食)、不适当减肥(每周体重减轻超过1.5公斤)、多孕产次、口服避孕药,尤其是多次生育,雌激素的波动对胆囊有影响;最后一个与疾病有关,如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糖尿病)、与胆石症相关的疾病(肝硬化、脂肪肝、胃切除术后等)。”杨建锋医生说。
提醒
吃早餐减减肥有利胆囊
杨建锋医生表示,2003至2004年在杭州市小营社区进行的抽样调查(共712名被调查人员)显示,居民胆石症患病率为11.4%。2007年在杭州市11503位干部的健康体检中,胆石症的检出率为12.68%。
“胆石症早期预防是关键,个人保健对于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和急性发作有积极作用。虽然有些因素不能改变,如种族、遗传因素、年龄等,但肥胖、快速减轻体重、饮食、生活方式等可以通过适当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发生。”
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杨建锋医生有三点提醒:首先,无论如何必须要吃早饭,很多上班族发生胆结石,就是因为长期不吃早饭;其次,饮食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如肥肉、荷包蛋、油炸食物等,限制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最后,要提醒“发福”的人,一定要及早减肥,因为肥胖者肝脏胆固醇排出量增多,易导致胆汁过饱和,从而形成胆固醇结石,加重病情。
如何早发现胆石症?杨建锋医生说,根据现有的研究,胆石症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若有胆石症的患者,在注意合理饮食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年龄、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等诱发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做到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以便能及早发现胆石症,防患于未然。”
媒体链接:5月12日《青年时报》A14版
媒体链接:5月12日《青年时报》A14版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