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蚊子包”竟是癌转移
发布时间:2014-12-08
浏览量:1238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早报讯 起先只是一个红点,像个“蚊子包”。可三个月来,为什么这个“蚊子包”越长越大?昨天,张先生终于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杭州市肿瘤医院得到了答案,4年前他得过大肠癌,这个包块就是肠癌的转移灶。
肚子里的肠癌和脑门上的“蚊子包”,这两个看似没什么联系的东西怎么就会是同一种毛病?市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王敏副主任医师给张先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这些信息对于广大肠癌患者来说也有一个很好的警醒作用。
张先生今年50多岁,人看上去还蛮健壮的,不了解他的人,绝对看不出他已经跟病魔斗争了四年多。
自2010年做了肠癌手术后,张先生就改掉了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每隔3个月定期复查。虽然这几年来他先后经历了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治疗、肺转移灶放疗以及多次化疗,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可就在三个月前,他突然发现头顶冒出一个小小的肿包,此后肿包越长越大。
“我去家附近的医院看过,医生说是毛囊炎,开了些消炎药。”张先生说,一段时间后,消炎药吃完了,可肿块还在继续长大。张先生坐不住了,找到杭州市肿瘤医院王敏副主任医师,王医生根据张先生的恶性肿瘤病史及近期用药情况,建议他去做个B超,结果显示肿块很可能是肿瘤的转移灶,主张立即进行手术切除。手术之后的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证实王医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据了解,转移性腺癌是一种因为原发于其它器官系统的癌肿经过直接浸润蔓延或气道种植或淋巴管等途径转移至其它器官并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癌肿的癌症。而大肠癌转移极为常见,但又很容易被忽视。
王敏医生说:“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数据显示,当肠癌确诊时,近三成患者已经出现肝转移,另外,肠癌常见的转移器官还有肺、脑等,皮肤及皮下转移者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
因此,王敏医生建议罹患肠癌或肠息肉癌变的患者,并非肿物一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必须定期随访复查。有大肠癌病史的患者,近期一旦发现皮肤或皮下出现肿块,并持续增大,应考虑有肠癌转移的可能,并及时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不要贻误治疗时机。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