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乱进补等于“火上浇油”
发布时间:2015-02-09
浏览量:1009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感冒发烧,去医院看了,医生说我得的是病毒性感冒。这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吃点药,多喝水,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可奇怪的是,我的感冒总是‘久治不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两天,杭报微信公众平台“杭州日报养生道”上,有粉丝来提问。
虽然已过立春,但这个冬天,杭城各大医院的感冒病人扎堆。记者身边,也有不少同事中了感冒的招,怕吃药副作用大,弄些偏方来吃,但就是反反复复好不了。为什么感冒好不透?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何福乐说,门诊中,大约有20%到30%的感冒患者,是因为吃错了东西。
吃过药输过液感冒还是好不透
带着这个问题去找何主任,他说,感冒好不透的病人其实还不少。前两天,有一位70多岁的张大伯来找他看病。
“半个多月前,大伯因为身体乏力、口干舌燥、没有胃口、喉咙痛,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原来是感冒了。他低烧37.8℃,并伴有扁桃体发炎,当时医生给他开了感冒药,又开了三天盐水。结果一个多星期后,张大伯烧退了,但喉咙还是痛,浑身乏力,一天到晚想睡觉,而且常常喝撑了,却还是觉得口渴。”
何主任说,这时,大伯来医院找他看中医。一检查,他发现张大伯得的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喉咙痛是由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就给他开了一个星期的驱寒散邪的中药。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张大伯又来了,说没什么改善。我一看,张大伯的舌头确实仍然很黄,扁桃体仍旧又红又大。我有点纳闷,开的药方是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经典药方,大部分人吃完后,就算不会痊愈,症状也会改善,为什么对他一点用都没有?”
何主任说,他仔细询问了张大伯近期的饮食情况、生活习惯,似乎都很正常。他问大伯,除了中药,他平时还在吃什么,没想到大伯说,自从感冒后,每天都在泡西洋参茶喝。
“问题就出在西洋参上,感冒了不能随便吃补药。”
感冒时进补等于“火上浇油”
“问问张大伯为什么要吃西洋参,他说,感冒后,整天没力气、喉咙痛、嘴巴干。一个朋友说,这是上火了,可以泡点西洋参吃吃,西洋参有清火、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问问张大伯为什么要吃西洋参,他说,感冒后,整天没力气、喉咙痛、嘴巴干。一个朋友说,这是上火了,可以泡点西洋参吃吃,西洋参有清火、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何主任说,张大伯还跑到药店打听。药店的工作人员也说,感冒了,吃点西洋参好的。他觉得对症,就买来吃了。
“西洋参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口燥咽干、虚热烦倦。感冒在中医上来看,属于外感病邪,治疗的手段是驱赶寒邪。此时,吃西洋参相当于火上浇油。同时,西洋参属于滋补品,不但不利于寒邪发散,反而会滋养病邪,这样感冒就更不容易好了。”
临床上,除了吃西洋参外,何主任还碰到不少感冒病人,为了增加免疫力,一边吃药一边吃人参、铁皮枫斗晶、石斛、阿胶、熟地黄、当归等滋补品,这也属于帮倒忙,对感冒的痊愈没有一点好处。
“除了感冒时不能吃滋补品外,腹泻、胃痛等体内有急性炎症时,也同样不能吃。”
感冒验方可用但不能乱用
何主任说,关于感冒的验方有很多。验方不是古代医书上的流传方,而是没经过论证,但是临床却有疗效的民间方子,与偏方有点相似。不过有些可行,有些是无稽之谈,还有更多的验方需要辨证,恰当运用可以缓解病情,胡乱使用会延误或加重病情。
“普通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过多地服用药物。”何主任特别推荐两款简易验方,并加以点评。
芥菜姜汤止咳方
材料:鲜芥菜100克、鲜姜10克、盐5克。
材料:鲜芥菜100克、鲜姜10克、盐5克。
用法:芥菜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加清水3碗煎至1碗,以食盐调味。 每日一剂,分2次服。连服3日。
荆芥豆豉粥
材料:荆芥10克、淡豆豉2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将荆芥、淡豆豉煎沸后5分钟,取汁,去渣。再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每天一次。3天为1疗程,每天一次,温热服食。
◆「何医生点评」
荆芥豆豉粥
材料:荆芥10克、淡豆豉2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将荆芥、淡豆豉煎沸后5分钟,取汁,去渣。再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每天一次。3天为1疗程,每天一次,温热服食。
◆「何医生点评」
荆芥,性温、味辛,入肝肺经,具有发表祛风、退热利咽的功效;淡豆豉是黑大豆经桑叶、青蒿蒸制而成,性寒味苦,具有解肌发表、退热除烦的功效;粳米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三物合用不寒不热,性味平和,无明显寒热禁忌,本方适用于一切感冒的食疗。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