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院区】我院神经外科成功独立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发布时间:2015-02-09
浏览量:3530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约占80%。而有大于70%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2年内卒中发生率可高达26%。但由于国内医学界的一些传统观念影响,从医师到患者对治疗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利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重视中风后的治疗而轻视中风的预防,尤其是对颈动脉狭窄的检查,重视中风后脑细胞功能恢复治疗而轻视颈动脉斑块的处理。所以重视颈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患者是位72岁的老人,3个月前反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和口齿不清。在内科采用活血化瘀,改善脑血供等治疗,但病情仍然反复发作,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行脑血管造影后发现其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动脉粥样硬化伴有严重狭窄钙化,接近闭塞,同时发现其右侧颈动脉和椎动脉也有狭窄。多发颈、椎动脉狭窄,手术风险比较大。我院神经外科俞文华、车志豪、王昊医生,以及医务科张祖勇科长等对赵老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医患沟通,决定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仅用了约半小时的时间就进行了颈动脉切开、斑块剥除和血管重建的一整套过程。老先生术后恢复良好,无力的肢体明显好转,说话、思维也比刚入院时清晰多了,复查颈动脉重新恢复通畅。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和降压、降脂药物来预防复发,最早1个月后就可以考虑做另外一侧颈动脉的手术。最重要的是,赵老今后发生严重的脑梗塞、半身不遂的风险性大大降低了。
.png)
自1953年,Strully等报道CEA以来,已有50年历史,目前在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CEA是减少脑卒中风险的最常用血管外科手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两个大规模、遍及多个西方国家的随机对照试验,都表明CEA可预防因颈动脉病变所致的脑梗塞和死亡。此术式是切除动脉内膜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及形成的血栓,以达到通畅血管、恢复血供的目的。这一技术目前已很成熟,大量的病例总结证明它是防治脑卒中的有效方法,目前在美国每年行内膜剥脱术10万例。而我国13亿人口每年才千余例,这与我们国家的预防筛查水平以及传统的观念误区有关。
2014年5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2014版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指南,本指南是对2011年版本的进一步更新,对颅外颈动脉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权威的指导意见。
.png)
.png)
脑血管病的复发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出现显著下降,达到历史新低水平(3%~4%),这应归功于严格和可靠地执行指南。然而,目前在国内尚缺乏相关数据,在临床实践中感觉到卒中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部分患者的30天再入院率较高。其原因可能在于:(1)基于中国人群的卒中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仍然很少,西方人群的数据是否适合中国人群尚不清楚,应启动更多国家层面的卒中发病、就诊、治疗和预防过程资料的详细登记;(2)国内医生和患者对指南认识和执行的程度可能较低,二级预防可能是空纸一文。
在新指南中,手术干预倾向于CEA,对CAS的推荐程度较低,不推荐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这方面,国内CAS的开展远远多于CEA,而西方CEA开展更早,经验更多。哪一种干预方式更符合我国国情,需要进行更好的总结。
我院神经外科成功独立开展CEA,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省内少数能够开展该项手术的医疗单位,标志着我科在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方面,继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