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 应避免噪声防止听力损伤
发布时间:2015-03-03
浏览量:943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爆竹声声除旧岁,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很多中国人必做的事情。而鞭炮在燃放时的巨大声响,让人深刻感受到了过年气息,也让市民许先生吃了苦头。市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贾月芝主任医师说,春节期间像许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不过保护听力,树立远离噪声的意识很重要。
耳朵被震后忌自行挖耳
日前,市民许先生急匆匆走进市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办公室,说自己耳朵听不清楚了。接待他的是贾月芝主任医师,在检查时发现许先生左侧耳道都是血块,这让她有点惊讶。
原来许先生在放鞭炮时耳朵被震了一下,左耳一下子听不到声音,像是被东西堵住了耳朵。着急的他直接拿起了挖耳勺去挖耳,结果左耳出血,疼痛不已,却依然听不到声音,只得向医生救助。
贾月芝主任在清理完血痂后方发现许先生左耳耳壁充血,鼓膜穿孔。由于许先生拿挖耳勺挖耳的不当处理,已对耳朵造成了二次伤害,贾月芝主任给他开了预防感染的药物,并提醒他接下去几天耳朵需避免进水,注意避免感冒,受伤的鼓膜才能慢慢自行愈合。
贾月芝主任解释,鞭炮爆炸是巨大声音的瞬间接触,可能会引起鼓膜损伤,也可能引起耳蜗毛细胞损伤。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到医院就诊,而不应该自己挖耳,引起进一步的伤害。
喜欢戴耳机的朋友要注意“6060”原则
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贾月芝主任表示,今年“爱耳日”主题针对的是因噪声而导致的听力损伤。这种听力损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常见,并且可以预防,应该引起重视。
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年轻人喜欢去嘈杂的娱乐场合释放自己,例如酒吧、KTV等,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听力损伤。还有些人喜欢时时刻刻戴着耳机听音乐,往往把音量开得特别大,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贾月芝主任说其实这种行为不恰当,最好注意下“6060”的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听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
好的听力 来源于安全用耳
贾月芝主任说,首先,要有预防噪声性耳聋的意识。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可分为急性声损伤和慢性声损伤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高强度脉冲噪声的瞬时暴露所引起的听觉损害,多见于爆震后,又叫爆震性聋。急性声损伤可以按照突发性聋治疗,而慢性声损伤是由于长期持续性强噪声刺激引起的听觉损害,难以治愈,只能靠预防。因此,树立起噪声对听力有损伤的意识很重要。
其次,注意不要长时间待在嘈杂的娱乐环境中。去KTV唱歌时可以降低音乐和麦克风的强度,用耳机听音乐时控制音量和时间。如果居住在一个较为嘈杂的环境,可以适当在家里安装一些隔音材料,降低噪声污染。
再次,提高自身素质,不要让自己成为噪声源头,影响到周围人,如公共场合播放音乐等。
对于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朋友,贾月芝主任建议3-6个月做一次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妥善处理。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