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浙江有19人被蜱虫“叮死”

发布时间:2015-05-19 浏览量:172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天气渐热,市民外出游玩特别是到山区草丛、树林旅游时,一定要谨防蜱虫侵害——昨天,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5月气温上升,正是蜱虫活跃期,外出活动时衣着减少,容易被蜱虫叮咬,而一旦被蜱虫叮咬容易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毒、无形体、埃立克体、巴贝西虫、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等蜱传疾病。

        记者从杭城多家医院了解到,杭州每年都会有被蜱虫叮咬过的患者就诊,好在病情都较轻微。
       “因蜱虫叮咬就诊的患者不是很多,门诊中还没有碰到危重的。一般除了去过山区、丛林,城市居民几乎不会碰到蜱虫。”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黎明介绍。
       但就诊患者不多,并不意味着,在浙江地区,被蜱虫叮咬危险不大。据了解,自2011年在浙江发现首例病例以来,截至目前共有121例SFTS病例,死亡19例,病死率达15.7%。
        蜱虫主要栖息在树林、草地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野外踏青人员和田间劳作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踏青或劳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黏附;不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最后一点很关键,如果外出时出现被蜱虫叮咬的情况,切记不要生拉硬拽、强行拔除,否则其头部很容易留在体内引起发炎和瘙痒,且更易感染病菌,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反向将蜱虫拔出或到医院进行处置,若出现伤口发炎、瘙痒,或有发烧、头疼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告知医生。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