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与肾结石

发布时间:2015-11-10 浏览量:950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疗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补钙的必要性。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适宜摄入量800~1000mg/d,孕妇需额外补钙600mg/d左右,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症状让无数患者苦不堪言;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更是让人谈“石”变色。那么,长期补钙是否会导致高尿钙而导致肾结石发病率的升高呢?

        传统的观念认为:高钙膳食将通过引起尿液中钙质含量过高而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如果补钙方法是利用钙补充剂而不是膳食会引起更高的风险。但这种观点已被近年来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所否定。肾结石中极大部分(70~80%)是由草酸钙组成。尿中草酸和钙浓度比对结石形成非常重要。正常尿液中钙与草酸浓度比为5:1,而形成草酸钙结晶的尿液两者浓度比为1:1,也就是说尿中草酸浓度增加对于草酸钙结石影响比尿钙增加的影响大15倍。自1978年Sierakowski、Robertson等多名学者的研究已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尿草酸盐比尿钙引起肾结石更为重要,补钙可以减少尿草酸盐浓度,提高尿钙/尿草酸盐的比例,可能预防草酸钙性肾结石。2006年Jackson等报告补充钙剂组18176例中发生肾结石449例,发生率2.47%,远低于美国人可能发生肾结石的比率12%。这项研究应用了大量统计学数据证实:补钙可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但过度补钙(摄入量超过2000mg/d)可能会增加发生肾结石的风险。此外,据国外文献报导过分限制钙的摄入会刺激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骨骼脱钙,增加尿钙的排泄,从而增加了含钙结石形成的风险,这也说明了补钙在预防肾结石形成方面的必要性。

        补钙预防肾结石的理论基础:

        (1)日常膳食中富含草酸的水果与蔬菜(如菠菜、可可、草莓、茶等)的摄入可使肾结石形成可能性增加。

        (2)进食或进食后即刻补钙可使一部分钙与膳食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减少了草酸在肠道的吸收和肾脏的排泄,从而降低了高草酸尿与肾结石的发生率。

        (3)1993年Curhan等对45619例40~75岁无肾结石史的男性随访4年结果发现,其中505例患有肾结石,在除外年龄因素后表明:膳食钙摄入量与肾结石发生危险呈负相关关系。

        综上,适时适量地补钙不仅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卓有成效,对肾结石的预防及降低结石复发率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