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疗快讯 - 详情

气管窄如“一线天” 命悬一线 多学科协作攻克复杂性气道狭窄

发布时间:2017-02-27 浏览量:2084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近期,呼吸科与危重病医学科合作,成功完成我院首例ECMO下的复杂中心气道狭窄“Y”型支架置入术。

        复杂中心气道狭窄系指气管、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某种原因造成口径减小,并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大多是因晚期肿瘤所致,其病情进展快,误诊率高,死亡率高。

        我院治疗的这位老年患者,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2月,加重10天,来我院呼吸科住院。体格检查:患者不能平卧,吸气性呼吸困难,可闻及吸气相高调金属音,门诊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金伟中博士接诊后查阅肺功能,认为该患者需要考虑大气道梗阻所致的肺功能异常,于是立即给患者进行了肺部CT检查,果然,该患者是由于后纵隔的巨大肿块压迫气道及食道,导致气管、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明显狭窄,同时食道受压闭塞,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该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窒息死亡。于是汇报王利民主任,组织科内介入团队紧急对手术方案进行讨论,根据该患者的气道狭窄情况,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为气道“Y”型支架置入,其它的备选手术方案均逐一被排除。接下来问题又来了,“Y”型支架这类特殊支架是需要根据患者各段支气管狭窄部位的直径及长度进行定制,常规需要4个工作日,患者已经48小时因呼吸困难未睡眠,还要再坚持96小时?!如何保证这位患者等待支架过程中的安全。如果给患者行气管插管,会对今后“Y”型支架的置入造成困难,在拔除气管插管及置入硬质气管镜过程中,患者存在极大的风险,如何解决?“ECMO”是否可行?我院危重病医学科胡炜主任的ECMO团队已经非常成熟,抢救了很多的危重病人。因此王利民主任和胡炜主任一起对病人的病情及后续介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认为病人安全是第一位的!目前该患者最安全的手段就是“ECMO”,等待支架,并为后续的介入治疗提供的强大的安全保障。于是在血管外科方欣副主任及麻醉科孙建良主任的帮助下,“ECMO”顺利完成。于2017年2月23日充分准备后在危重病医学科进行“Y”型支架置入术。镜下可见气管下段、左主支气管明显外压性狭窄,右主支气管完全闭塞,双侧支气管腔内大量粘液栓无法排除,术中出现纵隔摆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胡炜主任带领ECMO团队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同时王利民主任带领介入团队将“Y”型支架顺利置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

        这是我院首例ECMO支持下的气道“Y”型支架置入术,一方面体现了我院在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能力,另一方也体现了我院处理复杂气道狭窄的能力。近两年有了危重病医学科、急诊ICU以及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我院呼吸科介入诊治水平飞速提高,逐渐成为我院呼吸科的一个“拳头产品”!多学科合作在我院正散发着巨大的魅力!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