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龄秘籍:抗糖化大作战

发布时间:2019-03-13 浏览量:2170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美人歌舞谢芳草,春光落尽容颜老”衰老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难题。抗老应该是所有护肤的终极目标了吧,试问谁不想自己的肌肤可以一直保持紧致透亮?从抗衰老的维生素(VE、VC)到番茄红素、花青素、虾青素等各种抗老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最近“抗糖化”这阵风刮的好大啊,最红当属冻龄女神张韶涵,十年后复出依然美丽动人,风采不减当年。特别是皮肤好得吹弹可破。张韶涵毫不吝啬的在微博分享了自己的抗老秘密,原来终极原因是张韶涵一直在“抗糖化”。张韶涵为了保持年轻数十年不吃糖,这种毅力真让人敬佩啊!

娱乐圈不少明星都在默默地抗糖化,明星们抗糖化除了拒绝含糖的食品,还有就是使用大量抗糖化产品……比如林心如每天一瓶抗糖化口服液不间断,几箱几箱的囤在家里。那么,抗糖化真的有用吗?抗糖化口服液真的那么神奇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林朝红今天与您分享一波抗糖化大作战攻略。

一、“糖化”的真相

所谓“糖化”,指的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和没有被消耗的糖结合,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一种新的被糖化的分子——形成不可逆的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这里所说的蛋白质也包括维持肌肤弹性的胶原蛋白,以及负责连接胶原蛋白的弹性蛋白。也就是说,胶原蛋白糖化以后,会失去水分并泛黄,从而导致肤色暗沉无光。弹性蛋白糖化以后,就无法连接胶原蛋白。简单来说就像弹簧生锈失去弹力一样,糖化会让皮肤变暗沉、失去弹性、加速衰老、法令纹的产生就与糖化脱不了干系。

二、糖化的危害

1.摄入过量的糖分会使我们变胖,会让大脑变得迟钝。

2.产生皱纹。因为游离的糖会跟我们真皮层的胶原蛋白结合,通过非酶糖基化反应,让我们的胶原蛋白失去弹性。

3.糖化反应会让我们皮肤变黄变黑。因为游离的糖会让络氨酸酶在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活跃,就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

4.糖化反应会让我们长痘痘。大量的糖会让我们皮肤过度角化,导致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孔,就容易形成痤疮。

5.糖会导致雄性激素升高,加重痤疮。

6.糖化使皮肤老化的同时,糖化程度升高,还可能引起糖尿病等疾病。严重的糖化现象也有致病的危险,还会侵袭眼睛、大脑、神经、血管、血液、骨头等器官与组织,将您的健康搞得“千疮百孔”,所以不能摄取过多的糖分。

三、抗糖化攻略

1.抗糖等于不能吃糖?

过多的糖分会使人变老,那抗糖化就是不能吃糖吗?当然不是,说糖化有害并不是否定糖分本身,而是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控制糖分总摄入量。饮食中的糖类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第二大类是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淀粉)、双糖和单糖(通常称为糖)。对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类,如果摄入过多,血糖会迅速升高,体内多余的糖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糖基化产物。因此,除了戒甜食,调整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也很重要。

2.怎样减少糖化带来的老化?

抗糖化的意思是通过各种手段阻止这种糖基化反应的发生,延缓皮肤衰老。

(1)调整饮食结构。低GI饮食,低升糖指数食物可使血糖缓慢又有规律的升高,糖分在体内扩散速度是渐进的,既能保证能量供给,又不至于过度糖化。低GI食物如极少加工的粗粮(糙米、小麦、黑米、荞麦等)、常见叶菜和除胡萝卜、南瓜、红薯、芋头外的根茎类蔬菜、牛奶、无糖酸奶等奶类、大部分豆类及其制品、桃子、樱桃、猕猴桃、李子、苹果等。

(2)调整食物的加工与饮食习惯。减少调味料,低温烹饪,能生吃的蔬果尽量生吃;少吃精加工食物,搭配粗粮;高低升糖指数食物混吃,如馒头+番茄炒蛋;水果优于果汁;少吃或不吃含精制糖的食物,如蛋糕、面包、甜饮料等。

(3)多吃膳食纤维。多吃鹰嘴豆,扁豆,豆类和大多数蔬菜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减少吸收,而且还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这些菜肴具有较少的糖基化终产物。

(4)多吃浆果和柑橘。浆果含有丰富的纤维,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有助于皮肤紧致,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也有助于促进抗皱的透明质酸的生成。葡萄柚、橘子和西红柿中都含有有助于透明质酸分解的成分。

(5)合理的运动。饭后宜散步,使血液少在肠胃集中,减慢消化吸收速度,代谢掉部分多余糖分,而且运动可以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含量,肌肉中的肌酸和肌肽有抗糖化作用。饭后一小时后,可加大运动强度,如快走、慢跑等。

当然,时下热门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抗糖产品如果不差钱试试也无妨,但抗糖效果需长期使用才能观察验证,而且长期服用抗糖产品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抗糖需长久坚持,最简单靠谱又经济适用的还是合理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