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云极:夏至时节话养生

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第10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那如何中医养生呢?
01
起居养生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傅大治说,夏至节气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还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生。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02
运动养生
夏季的运动量要适当减少,运动强度也不要过大,建议以轻松运动方式为主。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03
饮食养生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们在暑热天气最喜欢吃的莫过于冰镇西瓜、冰淇淋等寒凉之物,但往往夏季也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寒凉的食物,损伤了人体的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所以夏季的饮食习惯,最容易导致人体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各种虚寒型疾病,因此夏季切忌胡吃海喝,要好好保护自身的阳气。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04
冬病夏治正当时
夏至过后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免疫力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一般冬季发作频繁而到夏天则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自然医药,也应验“天人相应”的道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相对那些因寒冷而发到夏季转轻的疾病,中医提出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十分有意义,这些患者在夏天如针对疾病采用吃中药、食疗或穴位帖敷疗法均会收到很好的疗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常年开设伏天膏治疗,口碑极佳。

相关阅读
- 07-23 他往医生桌上扔了两坨大便,医生还说他干得漂亮!
- 05-21 吃桑葚的季节到了,它可不只是“美味”这么肤浅
- 05-21 12岁女孩头晕乎乎,竟是患上了这种“中老年病”……
- 05-20 啥?肺“跑”进了脖子?
- 05-20 高一女生“怀孕”6个月?事情没那么简单!
- 05-20 实锤了!吃火锅辣条真的不长痘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