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药”你知道

发布时间:2019-06-19 浏览量:1685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昨天杭城正式入梅,闷热和潮湿成为近期天气的“主角”。梅雨季该如何正确保存药品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严伟主任认为:一般说来,在梅雨季节家庭备药不必太多,可根据家庭情况,适当备些急需药和常用药。通常在梅雨季节仍须保持药品干燥,一般药品说明书中都会注明药品贮存的要求,可以按照说明书中提示的方法贮存药品。片剂、胶囊、散剂等固体制剂可放置于阴凉处;如果是用纸袋散装的药品,则可以装入小瓶加盖密封保存,并留存说明书;混悬剂、糖浆剂等液体制剂在使用前存放于阴凉处即可,而开封使用后,应观察瓶外是否有药滴残留,保持瓶外清洁,及时将瓶盖拧紧,并放置于阴凉处或放入冰箱保存;在服用糖浆剂时,切忌瓶口直接与嘴接触,否则会因细菌污染瓶口而导致糖浆变质;已开封使用的液体制剂,在梅雨季节易发霉变质,故需妥善保存;没有开封的药品可以放入密闭的盒子内,并置于通风处保存;拆封散装的药品须放入密闭的器皿中,以防止受潮。

有些市民会认为把药放进冰箱储存会比较安全,甚至可以延长保质期?严主任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药品的保质期,又称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大部分药品的贮存要求是常温、阴凉。一般情况下,只要气温不超过30℃,药品保存不需作特殊处理;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需冷藏的药品才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以保证药品质量;部分药物遇高温性状会发生改变,故使用后需密封冷藏保存,如栓剂,一般富含油脂性物质,遇热易软化,故夏季应放入冰箱冷藏。

部分药品置于冰箱内冷藏后反而会缩短有效期。如片剂和胶囊,由于冰箱内外温度差较大,药品反复进出反而易受潮;部分溶液剂在低温下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不符;部分乳膏剂在低温下可能造成基质分层,从而影响乳膏的均匀性。因此,只要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贮存条件保存即可。

那把药品置于衣柜内保存是否妥当?严主任说,其实这种做法更是不妥当的,因为衣柜不适宜存放药品。首先,衣柜会散发一些化学物质(如甲醛),有些家庭会放置某些防虫剂,它们均会影响药品保存。其次,衣柜通常是密闭的,空气缺少流通,如遇到梅雨天气,衣柜内会较为潮湿。如将药品放于衣柜中,则潮湿的环境会导致药品受潮,从而影响药品保质期以及疗效。再次,衣物上存在各种不同的微生物。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药品在存放期间失效甚至产生毒性。药品的存放有其独特性,应根据药物的各自特性存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大部分药品可存放在常温、通风、阴凉处。因此,家庭备用药品应固定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便于保存。

那么,受潮药品晾晒后还能使用吗?严主任说,药物受潮说明药品的贮存条件发生变化,药物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有些药物受潮后易水解变质,如阿司匹林受潮后水解为水杨酸,不但增加对胃肠的刺激,而且降低了药效。此外,久置受潮的药品易发生霉变,引发癌症。部分药物因自身特性或药物的剂型(如散剂、泡腾片等)而易受潮。

受潮后的药物经晾晒后,一方面可能仅仅去除了药物中的水分,而已发生的理化性质改变不会逆转;另一方面,晾晒过程是对药物贮存条件的再次改变,如光线、温度、湿度等,可能引起药物外观性状改变,如水分减少造成裂片等,甚至发生二次质变。因此,应将药品密封后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或在药品中放置药用干燥剂。袋装散剂一般可用夹子夹住袋口防潮,但应尽快服用。总之,对于已经受潮的药品,建议患者不要服用,以免损害身体。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