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病例获全国技能竞赛“最佳风采奖”

7月28日,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的2019年度“精艺求菁-神经外科青年医生手术技能大赛”于江苏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历经四个月的全国海选,共有7个亚专业的76名选手成功从327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江力副主任医师与国内各知名医院选手同场竞技,凭借其分享的《高Hardy分级垂体瘤内镜治疗》手术病例,最终在内镜颅底组中荣获第五名佳绩,并获得大会“最佳风采奖”。
与传统开颅颅底手术相比,内镜手术创伤要小很多,头面部甚至不见伤口,仅从鼻腔进入手术区域进行操作。与显微镜鞍底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无需鼻道扩张器“开放通路”,不会损伤鼻黏膜并可避免切开鼻中隔,可谓具有相当的优势。不仅手术创伤小,术中立体感更强,且辨认解剖位置精确,不易误入术区周围正常间隙。此外,内镜可提供蝶窦和蝶鞍处图像,可发现侵袭到鞍上及鞍旁的肿瘤,更精细地控制在蝶鞍内间隙深部肿瘤的切除范围,这是显微镜无法做到的。术中可将内镜置入瘤腔中检查有无肿瘤残留,避免术后复发;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缩短住院时间。术后一般不需行鼻填塞,即使需要,也只是短时间的。
相关链接:
颅底肿瘤的精细化多学科联合诊疗
目前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影像科、肿瘤科等开展垂体瘤MDT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垂体是位于脑底部中央的卵圆形小体,约黄豆大小,重量仅0.5克左右,它不仅是体内最复杂的中枢性内分泌器官,而且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更是让不少外科医生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知识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垂体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迅速增加。这些占位性病变的病因复杂,预后迥异,最佳的临床诊治决策有时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结合病人自身的意愿方能作出。过去不少前往医院就诊的垂体瘤及相关疾病患者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一段波折的求医经历。一些患者辗转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医生,而得到的诊断及处理并不尽人意,甚至有天壤之别。面对这一现状,借鉴国内外其他医院的经验,我院针对疑难的垂体瘤及相关疾病开展MDT的诊疗模式: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垂体腺瘤,单独一个科医师无法决定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能让患者更多获益时,MDT模式可以集思广益,通过各学科专家和医师的深入讨论,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
- 04-11 ACS Nano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林能明教授团队和浙江大学高建青教授团队揭示仿中性粒细胞纳米载体调节免疫微环境增敏抗肿瘤化疗疗效的作用机制
- 11-14 喜报!市一医院成功获批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11-14 浙江省老年重大慢病防治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 01-30 【科研诚信教学】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出品学术不端警示教育系列动画
- 11-24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我院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
- 11-17 笃行不怠,踔厉奋发 ——浙大市一举办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 01-06 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 01-06 杭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 01-06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分子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 12-18 重融合 研精微 致广大 ——肿瘤融合研究与精准诊治实验室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