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内气温巨降 千万管理好血压

发布时间:2019-11-27 浏览量:543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83岁的钱奶奶在家中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说自己头很痛。当钱奶奶的家属回家时发现钱奶奶已经倒在地上,怎么呼唤都没反应,随即呼叫120急救车送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查体发现钱奶奶血压高达250/210mmHg,头颅CT检查后发现钱奶奶左侧额叶处大量脑出血,大脑中线已经移位,目前钱奶奶仍在抢救中。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中风病的一种,也称出血性中风,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用力过度、咳嗽、排便等诱因下,使血压升高而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言语困难、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卢山说,钱奶奶就是一位高血压病患者,近几年都没有系统调整过高血压用药,平常也没有系统监控过自己的血压,又正好赶上降温,几个综合因素造成了脑出血疾病的突发。

哪些人容易患上脑出血?

1.高血压病人: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刺激,如愤怒、剧烈运动、突然天气降温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

2.糖尿病人: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导致血糖、血脂紊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说到底,糖尿病就是损害全身大血管并发脑血管病的。

3.心脏病人:有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病人长时间服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亦可能引起脑溢血。

4.血脂代谢紊乱者:研究认为,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关系,正是动脉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斑块形成,血管管腔狭窄等,促进了动脉血栓的形成,或可因血管硬化,在血压骤升的情况下,引起脑出血。

5.吸烟与酗酒者: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已经是肯定的结论。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发生中风的机会越多。吸烟可以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还能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为中风创造了条件。经常喝酒的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一旦脑血管破裂就会出现出血性中风。如此说来,酒还是越少越好,最好是不喝酒,特别是不要喝烈酒。

6.长期疲劳、精神紧张者:脑过度劳累时,脑部血流量增加,容易促发中风,过度疲劳也是中风的常见诱因。

此外,年龄和性别因素中,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增加,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当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要立即警惕脑出血的发生:1.突然出现运动和语言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表现为不能讲话和言语含糊不清。2.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3.意识障碍或抽搐: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甚至出现抽搐;4.眼部症状:双眼向一侧凝视、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5.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头晕。

当身边有人突发脑出血时怎么办?

1、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

2、脑出血的最初几分钟,对生命至关重要。在救护车来到之前,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通畅非常关键,应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如有假牙也应取出。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呕吐,及时用毛巾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4、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5、在患者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 20-3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怎么预防脑出血?

1、控血压:高血压必须早期发现,规律服药,保持正常、稳定血压,防止血压反跳及过度波动。

2、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压力过大或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3、避劳累:老年人参加适当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时不要过于劳累,保证不劳累、不失眠。

4、择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

5、坚持戒烟、限酒、戒陋习: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打麻将、打牌使人情绪激动、身心疲惫、也是血压不稳诱因。

6、防便秘: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提倡坐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7、适冷暖:必须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8、降体重:男性肥胖脑出血发生率是非肥胖的3.6倍,女性脑出血发生率是非肥胖者的1.7倍。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