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免疫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
发布时间:2019-12-12
浏览量:1409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恶性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免疫时代,相较于过去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长效且低毒,比如免疫治疗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4%提高到16%,而3-4级不良反应只有化疗1/4。但是免疫治疗的机制是解除肿瘤免疫逃逸、恢复机体T细胞免疫作用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所以引起独特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而至今肿瘤科临床医生对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因此也有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处理指南/共识发表,总体原则是从预防,评估,检查,治疗,监测组成一个循环全程化的管理,但是从指南到临床管理还需要一段实践的过程。

相关阅读
- 04-11 ACS Nano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林能明教授团队和浙江大学高建青教授团队揭示仿中性粒细胞纳米载体调节免疫微环境增敏抗肿瘤化疗疗效的作用机制
- 11-14 喜报!市一医院成功获批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11-14 浙江省老年重大慢病防治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 01-30 【科研诚信教学】转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出品学术不端警示教育系列动画
- 11-24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我院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
- 11-17 笃行不怠,踔厉奋发 ——浙大市一举办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 01-06 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 01-06 杭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 01-06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分子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 12-18 重融合 研精微 致广大 ——肿瘤融合研究与精准诊治实验室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