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如何拒绝做“湿”人?

发布时间:2020-06-16 浏览量:3450次 来源:傅大治

6月1日开始,杭州开启多降雨的模式。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这段时间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一般历时20多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傅大治说,此时的杭州环境湿度大,气温高,结合有些人自身可能存在脾胃虚弱化湿无力,外湿叠加內湿,极易出现“湿”人。“湿”人的特点:头身困重,神疲乏力,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滑。

傅大治副主任中医师说,所谓 “湿气”就是中医所讲的湿邪。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邪侵人,易伤阳气。湿邪致病,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湿邪致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如何拒绝做“湿人”呢?

输入

一是懒人要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必然湿邪犯脾,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二是饮食要清淡。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食物不易消化。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三是避开周围环境的湿气。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

  1.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4.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除湿机、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四是选择健脾利湿的药、食物。

1.薏米、红豆煮粥:祛除体内的湿气。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2.茯苓、淮山药、党参煲成汤、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3.妙用葱、姜、蒜: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