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科学:从过去到未来

走进
儿科学
从过去到未来
简介
黄先玫,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第四临床医学院儿科专业负责人。

兼任杭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及全科医师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及小儿心血管学组副组长,杭州市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川崎病协作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科临床与保健分会心血管与先心病学组委员,2015年至今主讲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主讲《儿科学》、《儿童保健学》等课程。
学生感想

对黄主任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主任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再到她开口给我们讲话,从容又大方,梦想着日后成为像她这样的儿科医生,我对这次的导论课充满了期待。
与其他的老师不同,黄老师并没有过多提及小孩子生病的痛苦经历或是一些负面的话题,而是更加强调儿科学的历史和一些儿科医学工作者需要看的书籍如《实用儿科学》,这对我们刚刚步入大一的医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曾经的我们都认为儿科医生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工资低,工作量大,而黄主任却让我们对此产生了改观,国家现在对儿科越来越重视,儿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课堂剪影

我以为儿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一些小不点,现在才知道原来儿科的范围是从胎儿到18周岁的青少年;我以为儿科就是简简单单的,原来儿科下又分为儿内科,儿外科,发育行为专科,精神心理学专科和儿童保健管理,而内外科下面又有很精细的分类,这不就是一个临床医学的缩影吗?
新冠疫情下儿科的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挑战和思考。没关系,在我们刚刚步入大学,对儿科还不够了解的时候,黄主任的讲话为我们指点迷津。曾经的我们不清楚儿科将来会如何,而现在我们知道了儿科未来的趋势。未来的儿科应该去适应疾病谱变化,发展新兴学科如胎儿医学、发育儿科学等;未来的儿科学不应该只关注于治疗疾病,而更应该强化儿童保健管理,更加着力于预防先天性疾病,定期对孩子进行健康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未来的儿科应该加强科普宣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将被动形势转化为主动形势。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正确的方向,便于适应儿科学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黄老师让我们明白了,作为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更需要一颗热忱、懂得奉献、对儿科充满情怀的心,要笑对患者,笑对病难。
我们儿科班的同学定会像黄先玫主任一样,怀揣着饱满的热情,在这条漫漫学医路上勇往直前!
------来自儿科班的同学们
文稿:汪玥玥
图片:吕曦
校稿:毛淑炯
编辑:新竹工作室

相关阅读
- 04-28 “感控无界,安全同行”——市一医院召开2025年感控委员会第二季度会议
- 04-18 重磅!我国过敏医学领域权威专家郭胤仕教授加盟市一医院,领航过敏防治中心建设
- 04-03 “橙心柿一”先心病救助项目杭阿线上推进会成功举办
- 04-02 全国表彰!童向民书记荣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03-28 杭州市首家!市一医院推出8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优先服务
- 03-19 打造“低空生命线”丨市一医院“低空+医疗”应用服务日趋成熟
- 02-27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春山可望万象新!市一医院举办科技创新月开幕式暨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
- 02-25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百医出海”,青年骨干踏上国际化研修新征程
- 02-20 “杭州市一DeepSeek智能助手”开拓杭州市一智慧医疗新时代
- 02-13 喜报!市一医院获评2024年度全市综合考核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