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疗快讯 - 详情

【谈心室】2021年已至,你的flag立好了么?

发布时间:2021-01-01 浏览量:1408次 来源:张海生

“希望自己脱单!”

“希望今年升职加薪!”

“愿今年家里能多个小生命!”

今天是2021年第一天

立flag的时候又来了!

图片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花一两天时间来制定新一年的flag清单,比如每周看一本书,每周健身一次,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坚持写作等等。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和戏台上的演员一样,浑身插满了flag。可到了年底盘点的时候,却发现上一年的flag全都倒了:当初给自己精心制定的计划,到了年底都变成了“计划外”!到了新的一年,再给自己制定一份一模一样的flag清单,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为什么我们设定了目标就是完不成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海生分析,目标完成不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制定的目标、计划与现实差距太大;

2.没有运用好工具和有效督促完成的方法;

3.潜意识作祟,如害怕失败,也有的是害怕成功。

那么,新的一年里如何实现让flag不倒?张海生强调,其实这个问题不在于flag本身,而主要在于你如何制定这些flag。

图片

首先,要明确具体的验证场景,没有验证场景的目标都是良好的愿望。

以“背诵英语单词”的目标为例:


flag1:每周背诵英语单词;


flag2:每周背诵英语单词,每次背诵20个;


flag3:为了参加2021年雅思考试,从1月1日起,每周背诵英语单词,每次背诵20个,一个月背诵单词数量不少于80个。

显而易见,第三个flag因为有了验证的场景——参加雅思考试,因此更容易实现。

第二,要和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差距也不能过大。如果差距过小,对于自己而言没有激励性;而如果差距过大,潜意识里会认为即使付出努力也无法实现,很容易放弃。

第三,具有可操作用,有具体的细节要求。比如,你的目标是一年读50本书,每周读1本。可以继续明确到,读哪一类书?精读还是泛读?要不要写读书笔记?等等。否则,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糊弄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外,张海生建议,终极目标可以分解成多个阶段的子目标来实现。很多人给自己设置flag时,喜欢一上来就设置一个终极目标,然后平均分配到每天或者每周。然而,好目标的实现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以把终极目标分解成几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子目标。

以“练习跑步”为例,可以这样制定:

为了参加2021年10月份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分成以下四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一到三月份每周跑3次,每次跑5公里;

◆第二阶段:四到六月份每周跑3次,每次跑10公里;

◆第三阶段:七到九月份每周跑3次,每次跑15公里;

◆第四阶段:最后10月份跑完1-2次半程马拉松。

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子目标后,你就会有相应的成就感,这个时候,再给予自己一点“奖励”,以此激励自己更好地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



图片

最后,找到自己完成不了目标的潜意识动机也很重要。只有针对性地克服深层次原因,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标。

常见的潜意识动机:


 1.害怕成功是背后害怕被关注和责任,被关注恐惧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被关注恐惧,比如,让你当众发言,你会不会不自在?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因为从内心深处,出于自恋,我们都愿意“出风头”,但现实中真的被关注时,往往会带来恐惧。


成功,往往意味着脱颖而出。很容易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一个内心安全感不足的人,对于被关注十分恐惧,因为ta会投射性的认为,被关注除了带来“好处”,还会泥沙俱下,带来很多危险。


2.潜意识的叛逆,也会造成目标的拖延完成。

从小被“控制”,比如周围环境中的“听话式”教育,小时候,我们不能拒绝父母、老师安排的作业,或其他要求,因为我们要听话,长大了之后我们在工作单位无法拒绝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因为他们是上司,这时候拖延就产生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小时候听父母、老师的话,长大后听领导、上司的话,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权威人物”。意识层面我们会听和服从这些“权威人物”的安排,可是潜意识层面还是想自己说了算,于是就会反抗这种不能自己说算了的力量,而拖延就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3.完美主义,惧怕开始。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有很多完美的,丰富的想象,可是很难有具体的行动,并且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拖延,有意无意的拖延。他们也是为了维护自己自恋,害怕自己的自尊受损,不是我能力不行,而不是我没有选择做而已,所以他们经常不去选择。小时候父母对他们有一些高期待、高要求,他们达到了就可以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他们会强迫自己,使得自己变得完美.


可是理性上每个人都很清楚,所谓的完美只是在头脑层面的一个幻想,一旦付诸于行动,这个幻想将被打破,所以只好拖延。



<专家介绍>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图片
张海生

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教学主任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在意大利进修学习。目前任职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精神障碍分会常委,杭州市精神医学和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童精神障碍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常务理事,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国际心理健康组织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行为干预,主持和参与省级、市级科研项目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一键挂取专家号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在线调查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