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每天戴耳机刷抖音到凌晨 19岁小伙竟然聋了

发布时间:2018-09-10 浏览量:18478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王今年19岁,家住瓶窑,刚刚高三毕业,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现在应该正是开开心心等着开学报到的时候,可就在前几天,小王发现自己的右耳就像隔了一层棉花,别人说话的声音总是很遥远,像闷住耳朵似的。本以为在家休息下便能好,但三天过去了,小王的右耳还是听不到。小王的父母马上带他到浙大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瓶窑院区耳鼻咽喉科就诊。

浙大市一医院瓶窑院区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建国接诊了小王,并仔细询问了小王的情况。原来两个多月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小王终于可以放下繁重的学业,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在这个暑假里,小王作息紊乱,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每天戴着耳机刷抖音、追剧、听歌,经常玩到凌晨一两点,甚至什么时候睡着都不知道。有时候半夜醒来或者睡不着了,小王就又会带上耳机继续玩手机。小王的父母说,当时想着孩子难得放松,也就没有管他,没想到快开学了,小王的耳朵出了问题,真是急死了。

张建国主任为小王进行了听力检测,根据听力损失的水平判断,小王是突发性耳聋低频下降型。所幸,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小王的听力逐渐恢复了。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呢?

张主任介绍说,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致病因素很多。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的噪音刺激内耳,长期睡眠质量差,会使内耳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血管痉挛、阻塞,从而引起耳膜的供血障碍;另外听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供氧供血不足,也极易导致频繁发生耳鸣、突发耳聋的症状。

发病一周是黄金治疗期

通常发病一周是黄金治疗期。一周内通过正规及时的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率可高达80%。但如果一直延误治疗,则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的可能几天内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甚至听力消失,造成不可逆转的耳聋。所以,千万不要抱着再等等看的想法,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耳聋的遗憾。

张主任建议,预防突发性耳聋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健康用耳,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尽量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间。若要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就将耳机摘下来,让耳朵适当的休息一下。特别是噪音环境中的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并定期到医院的耳鼻咽喉科进行听力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突发性耳聋也是身体预警的信号,如出现耳聋症状,除了及时就诊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生活作息,合理饮食,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同时适当地释放和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也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