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格格的超声世界】连载16 | 天呐,我的心脏长瘤了!

01
—
周末电话
周日,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火急火燎的:“格格,我的心脏里长瘤了!咋办?咋办??”
赵格格不由得安慰她说:“先别慌!是什么瘤?怎么诊断出来的?”
“体检查出来的!就说是瘤!我长瘤了了!心脏上!!”对方还是惊慌失措并说不到点子上!
“那医院要求你进一步检查或治疗了吗?”
“没有!怎么办?我心脏长瘤了!你啥时候在?我得再找你确认一下!”
赵格格有点郁闷。无论问哪个问题,兜兜转转总会绕回来。不过虽然信息有限,心里大概有底了。
赵格格安慰她说:“现在我基本可以判断你问题不大!此瘤非肿瘤!明天咱仔细看看!”
02
—
这下放心了
周一一大早,赵格格就被堵在了心超室门口。看着这位朋友憔悴的面容,自然能够想像得到这两天他过得有多么的煎熬。
赵格格也不和他废话,直接把他拉上了检查床。
探头搭上去,心跳打鼓似的,和新生儿可以一比!这该有多紧张啊!粗粗一扫,心腔内并没有看见占位性病变。
“没有啥肿瘤!”赵格格简单的5个字有非同一般的魔力,心脏漏跳了两次,突然间心率就降下来并非常平稳有力了!
“房间隔膨胀瘤!没事!回家歇着吧!”这瘤浅浅的,甚至没有特别的血流动力学意义!
终于,他愁眉苦脸地来,眉开眼笑地回家了!
超人们是不是对这一幕挺熟悉?
我在微信朋友圈放了一个预告,很多朋友都猜到了答案!
不过,心脏里称“瘤”而又不是肿瘤的不仅仅只有房间隔膨胀瘤。今天,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心脏里那些不是肿瘤的“瘤”。
房间隔膨胀瘤
是不是很眼熟?这图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是在超声伪像这一章节。
房间隔膨胀瘤是由于先天性房间隔发育薄弱,在心脏负荷因素下向低压侧膨隆而形成的气球样的瘤样膨出。
这意思就是说,从一侧看,平整的房间隔上多了一个坑。
房间隔膨胀瘤的诊断标准:
1.膨胀瘤的瘤体基底部宽度≥1.5 cm;
2.膨胀瘤瘤壁至房间隔水平的最大垂直距离或左右方向的最大活动度≥1.1~1.5 cm。
发现房间隔膨胀瘤需要注意瘤体回声是否连续(经常合并房间隔缺损),瘤体内是否存在血栓。
室间隔膜部瘤
室间隔膜部瘤有真性(先天性)和假性(后天性)两类。
真性膜部瘤或称膜部膨出症,是心脏膜部间隔向右侧心腔囊袋状突起的—种先天性畸形。仔细观察,瘤壁光滑完整。
假性膜部瘤是室间隔膜部缺损自然转归的一种现象,室缺边缘的心内膜纤维增生伴隔瓣、隔前瓣交界处及部分腱索不规则纤维增生并粘连融合而成,收缩期轻度凸向右心室。
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与心底短轴切面是最常用的检测室间隔膜部瘤的切面。
主动脉窦瘤(乏氏窦瘤、冠状动脉窦瘤)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窦部扩张甚至破裂。
起源于右冠窦最常见
主动脉窦瘤可以导致流道梗阻,窦瘤破裂可以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室壁瘤
心室壁瘤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是梗死区扩张、变薄,愈合过程中心肌由结缔组织所替代,不能如正常心肌那样承受心腔内的压力。经过数月至数年后,终于不胜负担向外呈囊状向外膨出。
绝大多数累及心尖部。因为局部心肌收缩能力丧失,容易在其内部形成血栓。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发生局部性或弥漫性扩张,超过局部原来直径的两倍以上,呈单发性或多发性的瘤样改变,称之为冠状动脉瘤。
病因可以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儿童常见病因为川崎病,成人常见病因为冠心病。
瘤体内容易形成血栓
点击这里留言哦!

相关阅读
- 10-07 急性心梗后超声可发现的机械性并发症
- 10-07 做了一回赵半仙--高血压心脏病
- 08-21 肺超声---心源性肺水肿与ARDS
- 07-27 (综述)俯卧位对循环的改善作用
- 07-22 S型室间隔
- 06-17 头痛多年成谜 原因竟与心脏有关(卵圆孔未闭)
- 06-16 多普勒的邻居是谁,你知道吗?
- 05-04 胸腔超声检查(下)—肺超的应用
- 04-28 肺超声---胸腔积液量的评估
- 04-27 我为什么爱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