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市一人” | 急性致死疾病:坏死性筋膜炎差点要了小伙命

发布时间:2019-11-28 浏览量:18021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这种细菌感染被俗称为“食肉虫”,犹如一条吃肉的虫广泛而迅速地感染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坏死并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为其特征,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28岁的小伙子小郭脖子痛半个月,其实类似这样的“脖子痛”小郭前两年也碰到过,每次都是当地医院医生开点消炎药,吃完就好了。可这次小郭不知道怎么了,医生开的药吃了不灵了,颈部肿胀粗大伴疼痛,当地医生束手无策。10月14日早晨7时左右,气若游丝的小郭被120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室,抢救室二唤医生周挺迅速评估病情:高热、晕厥、低血压,考虑脓毒性休克果断开始抗休克治疗,强有力抗感染同时留置颈内静脉快速补液,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黄金一小时。

因病情危重、进展快,急诊科主任王弋吩咐启动科内抢救小组,由吴锦鸿副主任组织抢救,看着触目惊心的化验结果:炎症指标PCT大于100ng/ml,凝血异常:PT15.3秒D二聚体160000ug/L,生化指标异常:血乳酸11mol/L、Cr139umol/L,LDH874U/L,望着表情淡漠的患者,患者颈部触痛明显,左侧肿胀张力增高触之坚硬如板,气管右侧偏移,吴锦鸿副主任留下深刻印象,亲自护送急诊CT检查,阅片见颈部软组织积气,脑海中闪现出“坏死性筋膜炎”这一不祥的诊断;立即汇报医务科组织危重病例讨论,放射科杨斌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江波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孙建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潘钢副主任医师各专家迅速高效达成一致意见,急诊手术切开清创引流减压挽救生命。急诊科医护人员继续抗休克治疗,入院约5小时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及谈话已完善。在麻醉科孙建良主任团队的保驾护航下,耳鼻咽喉科江波副主任医师手术团队奋战一个半小时完成手术,为最终挽救生命奠定坚实基础。

术中见肌肉呈暗红色,肌间隙少许棕黄色脓性液体及大量咖啡色液体散发着恶臭,坏死性筋膜炎基本明确,反复冲洗清创留置引流管返回急诊监护室继续呼吸循环支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切口及引流管每4小时双氧水冲洗。但患者MODS发展迅速:少尿伴肌酐进行性升高急性肾损伤、氧合下降呼吸机条件升高急性肺损伤、TNI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皮肤广泛瘀点瘀斑血尿DIC。术后第一天入院24小时虽然循环,呼吸趋于稳定但诊治仍有诸多疑虑,王弋主任汇报钱申贤副院长和张楚主任医师。他们百忙之中来到患者病床边,仔细询问病史,查看患者,给予指导。反复发作颈部疼痛病史为病因诊断提供关键性线索,化脓性甲状腺周围炎是由先天性梨性隐窝瘘所致。诊断最后的疑点被我们的大专家攻克。全体急诊医护救治成功的决心与信心倍增。

而此时,一个个危急值接连而来,白细胞53.2*10…9/L,纤维蛋白原0.39g/L,血小板9*10…9/L,气道出血,咽腔不明原因出血,输血支持下血红蛋白,血小板仍下降,左侧颈内静脉血栓......整整三天三夜,在急诊科主任王弋带领下,在急诊科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和兄弟专科团队大力协助,江波副主任医师手术团队天天查看创面指导换药,超声科赵敏副主任医师多次床边心肺联合超声评估,输血科竭力保障用血,血液内科陈况副主任医师对血小板下降的诊断和治疗献计献策,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10月19日停用升压药,次日拔除口插管及深静脉。颈部组织张力逐渐下降,偏移的气管回到中线,感染指标进行性下降,血小板上升,全身瘀斑逐步消退,患者开始早期重症康复,当患者在医护人员“保驾”下能下床走动时,患者及家属也露出了笑容。

生命保住了,颈部包块消退进程放缓甚至停滞不前,抢救团队汇报罗定存副院长,罗定存副院长查看患者确立再次扩大清创方案,在罗定存副院长的指导保驾下,江波副主任医师再次欣然接受挑战担当主刀。手术顺利,患者快速康复出院。

这次抢救汇聚市一医院诸多高水平的专家,体现市一医院综合诊治能力和勇于担当危重病人抢救的精神,急诊科高水平团队复苏为患者赢得宝贵的生命,是市一急诊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相关链接

上述是市一医院急诊科常现的一幕,市一急诊人在年复一年处理一个又一个急危病人中迅速成长。回顾历程,市一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76年,是国内最早成立急诊科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历任学科带头人带领及全科医护人员不断努力下,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特别是近十年EICU成立后急诊抢救能力迅速提高。

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危重患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急诊科是前沿阵地重要战场,并承担医联体所有上转病人病情评估和分流。目前抢救室床位12张,观察床位35张,监护病房14张。科室共121名。员工,32位医生,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17名,初级职称3名。临床护士89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2名。

在急诊科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完善急诊分诊流程,全面实行急诊病人分区、分级诊治。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建设,使其更高效、及时。建立创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等重点急症的服务流程和规范,密切科室间合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

在发展急诊创新临床医疗技术方面,开展床旁快速检验技术、床旁超声、无创及有创通气支持治疗技术、血液净化技术等危重症诊疗技术,无创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形成“诊室-观察室-急症病房”和“抢救室-EICU“两个一体化管理”。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围绕“急诊-重症体系”形成亚专科团队,主攻复苏、呼吸重症、神经重症等,科研临床并行。近3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2篇,厅局级课题10余项。

急诊科注重党建引领,急诊支部在沈小玲书记带领下,以医院中心工作为抓手,打造急诊999品牌——打造一支精准高效、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专业团队。作为市卫健委党建示范点,党员同志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在临床业务、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表现突出。

市一急诊人常说,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以学科发展带动诊疗水平提高,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