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呼吸机设置(下)
发布时间:2020-06-30
浏览量:7599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翻译:蔡学英 编辑:李沂玮
【目的】
综述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通气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和最新进展。
【最近的发现】
每年每1000人中有大约有1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OHCA)。OHCA后复苏患者的诊疗重点是减少继发性再灌注损伤。由于多数OHCA患者发生意识障碍,导致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调,所以需要机械通气支持。OHCA后低O2和CO2浓度与预后不良相关。而高浓度吸氧与不良预后相关,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可改善神经系统的预后。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呼吸机是通过调节生理参数,以获得良好结局的有利工具。最后,呼吸机的设置以及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影响肺-脑交互作用,其它方面获益正在探索中。
【总结】
目前的证据支持在心脏骤停ROSC后进行机械通气时,应将正常动脉血O2和CO2作为目标。建议心脏骤停后复苏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保守的O2治疗,轻度高碳酸血症和在ROSC后给予合适的呼吸机参数设置的潜在益处将在未来的临床试验得到证实或否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心脏骤停,高碳酸血症,高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复苏,通气
恢复自主循环后的呼吸机设置和肺保护策略

当前自主循环恢复后的通气试验
结论

相关阅读
- 11-10 【党支部靓晒】综合3支部:重症医心 温暖有我
- 11-11 准妈妈ICU昏迷一个月,医生:一直隐藏的秘密终于泄露了......
- 10-29 COVID-19流行期间重症监护中的床旁肺部超声
- 10-29 肝硬化患者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腹膜外感染(上)
- 10-20 妊高症回顾(上)
- 10-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系统评价分析
- 10-07 经鼻雾化吸入(上)
- 10-07 经鼻雾化吸入(下)
- 10-07 重症患者AKI的生物标志物
- 10-07 重症患者发生AKI增加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