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脖子,结果那边堵住了……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42岁的张女士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抵院时她已经失去意识昏迷不醒,接诊的急诊神经内科医生立即为张女士进行了CT等一系列检查CT血管造影显示张女士后脑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基底动脉血流堵塞从而引起急性脑梗,病因明确 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立即开通卒中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将张女士送至手术室进行取栓手术。
基底动脉夹层引发脑梗
张女士平时身体十分健康,人也不胖,也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发病前一天身体也没有任何异常,怎么突然之间就发生了脑梗?
脑梗塞与多种原因关系密切,除了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外,临床上,健康的年轻人突发脑梗,多与外力导致、脱水等因素有关。
“会是动脉夹层吗?”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医生一边紧急做术前准备,一边也在寻找引发脑梗的原因。脑梗取栓术有一个时间窗,一般要在6小时之内,最晚不得超过24小时。当急性脑梗塞发生时,把握救治时间是关键,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取栓,以挽救神经功能。
手术开始,神经内科副主任殷聪国主任医师和团队成员一起,为张女士进行取栓手术。术中的脑血管造影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患者存在基底动脉夹层。
随后,医生通过微创介入取栓,使基底动脉血管再通,同时植入支架修复了动脉夹层。
发病前刚去做了颈部按摩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形成壁间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除了遗传因素外,动脉夹层和外力损伤、猛烈咳嗽或喷嚏、举重/打球等剧烈运动相关。
为什么好端端的会形成动脉夹层?家属说起一个细节,引起了医生的注意。
根据患者家属描述,原来,张女士平时工作比较忙,时常觉得肩颈酸痛,平时有空喜欢去按摩店里按摩肩颈放松一下。就在发病前几个小时,她还去做过颈部的按摩。
医生推测,可能就是在做颈部按摩时,造成基底动脉的损伤,从而诱发了凶险的动脉夹层形成血栓,血栓堵塞基底动脉,从而引发了致命的脑梗。
基底动脉是大脑供氧供血的主要动脉,和人的呼吸、心跳、意识密切相关。幸亏送医及时,经过手术后,张女士的命保住了,目前意识已经清醒,但是接下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按摩会导致颈动脉夹层?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唐波主任医师介绍,很多人印象里,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脑卒中,其实不然。临床发现脑卒中发病率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的患者占据12%。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年轻人发生脑卒中的例子并不罕见。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和外力影响,也可能对脑血管造成伤害。
前不久,市一医院神经内科还接诊了一位26岁的年轻女孩,姓陈。小陈家里买了一张电动按摩椅,她平时下班回到家,总喜欢坐在按摩椅上享受按摩放松一下。有一次她躺在电动按摩椅上按摩,不知不觉睡着了,结果等醒来的时候觉得头昏脑胀,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颈动脉夹层。不过好在情况不算严重,采取了保守治疗。
唐波主任医师介绍,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烟酒、熬夜、肥胖等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因此规避这些可控的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
如何更好地保护脑血管?除了避免外力因素外也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疾病信号,一旦出现脑梗症状,必须立即就医,把握黄金救治期。
此外,剧烈运动时,避免外力击打或拉伸颈部;尽量不要猛烈咳嗽或打喷嚏;避免不科学的颈部按摩;一旦出现意识丧失、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脑梗的典型症状,立即就医,以免错过宝贵的治疗机会。
同时有“三高”病史,心脏病及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又不运动及抽烟喝酒、高盐高热量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可以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增加颈动脉B超、头颅磁共振,或必要时加做磁共振/CT血管造影等额外项目,定期监控脑血管的健康状况,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