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一个血常规,为什么报告要这么久?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血液标本需要耗费我们工作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核。如果您就是那其中一份,那么请您耐心等待下,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您一个最准确的结果。
下面我用一个简单的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规但不简单的血常规。
“医生,为什么我小孩上次晚上来看病,血常规15分钟就好了,这次都40多分钟了还没好?我小孩发烧很厉害的!”
“您好,您家小朋友的血常规需要人工镜检,请再稍等下!”
又是常规对话,一通解释后,家长表示理解。
那么我们看看为什么需要镜检,以下是这个小朋友的血常规的散点图及镜下细胞图。
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一团灰色散点图“一飞冲天”。镜下可见一类细胞,该类细胞体积大,胞浆极丰富,呈深蓝色或灰蓝色,边缘深染,部分可见核仁。该类细胞即为异型淋巴细胞,常见于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
结合该小患者的首次报告WBC20.8x109/L,异淋9%,高烧39.2℃,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入院治疗。入院后考虑病毒感染,给予抗病毒及相关对症治疗,同时进行了EB病毒DNA检测,EB-DNA 3.10x10^3拷贝/mL,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相关检测均为阴性。
综合各项检测,临床确诊患儿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续抗病毒治疗。四天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期间血常规白细胞数及异淋,均有所下降。十天后,复查患儿血常规,及EB病毒DNA,EB-DNA <1000拷贝/Ml。血常规散点图如下:
可以看到“一飞冲天”几乎不存在了,异淋细胞也几乎被“消灭”了,证明临床抗病毒治疗有效。该患儿达到出院水平,予以带药出院。
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血常规,其实它并不简单。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协作组提出的41条自动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的复检规则,检验科制定了符合23条血常规复检规则,并且对此复检规则进行了验证。检验科值班人员,每年有两次定期形态学考核,平时也会在各种细胞平台学习,积极分享疑难病例,不断提升自己的“眼力”。所以,我们有自信能够给予临床及时准确的报告。
以下是一些我们的“眼力”:
您看到的只是一纸数据,而我们看到的远比您想象的多!
一般情况下,异常标本我们会主动跟患者联系并预估取报告时间。当然,如果超过1小时,您也来可以来窗口询问沟通。
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理解。最后,请相信我们的眼睛,耐心等待我们的报告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