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峰尖兵 | 朱英:“小个子”的“大能量”

“1-7所有床头柜挪走,腾出空间,每床配一台呼吸机!”
“15楼,病人插管就地抢救,我马上调配呼吸机过来,ICU医生会负责巡检指导!”
“ICU2床、18床、32床病人好转,立即转到亚重症,腾挪重症床位收治抢救室插管患者!”
……
这个身穿白大褂、披着羽绒马甲穿梭在病区的小小身影便是重症医学科朱英主任医师。此时,她咳嗽阵阵却电话不断……白皙的脸庞、利落的短发,有神的眼睛,温柔有力的语调,是她的标志。
急诊高峰过去,重症高峰依然。今天好不容易趁她忙完,我们和她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Q
这阵疫情高峰您是怎么扛过来的?
朱英:硬扛!大家都一样。12月底至今是我从医21年来最艰难的时刻。重症患者越来越多,但医护人员一个个高热倒下,每天排班都很艰难。低热硬扛着的同事,回家后就高热躺倒了,这种心痛和怜惜难以言表。我的原则就是该躺躺,高热不退必须吃药在家休息,退热了能坚持就上班。科里的医护都在咬牙坚持着,默念“要倒分批倒 ,有人顶住我才能安心倒下。”
度过了最黑暗的10天,医护全部返岗,加上兄弟科室来支援的重症力量,才勉强应对高于平日3倍的重症救治任务。我是天选打工人,没高烧没倒下,见证了这场终生难忘的救治历程。现在情况好转了,经历了早期的无能为力,我们也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不少病人。
Q
当初为什么学医?
朱英:那个年代,老师灌输给我们长大后的理想,往往是老师或者医生。而我也在一个长辈突然去世时,触发了做医生的想法,想着可以救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大学志愿里面填的基本都是医学院校。轮转结束后,同一批男医生全部选择了外科,而女医生都选择了内科,只有我选择了在当时还比较新兴的学科——重症医学科。
专业的选定,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导师是我的榜样,我想做一名生命防线的“守门员”,让人们尽可能少体验失去亲人的痛苦。我热爱我的专业,尽管充满挑战。每次重大卫生事件中重症医护都特别辛苦特别拼,我们无愧于医者仁心。
带教经皮气管切开术
Q
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朱英:其实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和故事。但是最近让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件事。一个曾经因暴心被我们用ECMO奋力抢救回的女孩,后来和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现在的她通过努力,拥有了一份成功的事业。但这次新冠感染再次让她面临心肌炎危及生命,辗转从上海到杭州住院治疗,过程中陪伴的家人也高热倒下,这个过程太让人担心和煎熬,好在经过心内科的精心治疗终于度过危险期,安全回归生活。这中间体现出了医学的价值、医生的力量、以及亲情友情的光辉。
医师节女孩写给朱医生的卡片
康复的小病友把ICU的救治经历
写成了小小说纪念
Q
重症患者的家属情绪往往徘徊在崩溃的边缘,您如何与患方沟通?
朱英:我的秘诀是“刚柔并济”。“刚”是首先建立专业权威的医者形象,告知疾病整个发展过程概况和最可能的结局,以及我们具备的条件和水平,给家属信心,尽可能通俗一些去表达便于家属理解;“柔”是倾听家属意愿、抚慰同情,并表达一定会努力帮助去实现。大部分家属是通情达理的,真的碰到无理取闹的医闹人员,积极寻求医务和安保支持也是必须的,安全的医疗环境,对医护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应用超声引导安全高效的ECMO循环建立
Q
医生给人的印象往往严肃又刻板,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
朱英:闲暇时间我喜欢看电影、听音乐和看书。最喜欢看科幻类的电影,浩瀚宇宙,可以天马行空;喜欢听的音乐很杂,偏摇滚;喜欢看哲学、文艺类的书,可以触动灵魂,只是现在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可能是个爱幻想、内心摇滚又带点文艺的人,但是从事着看起来深邃严谨的医学,这可能就是人的矛盾性吧。
前几天《三体》开播,我答应儿子陪他一起看,但期间好几个工作电话和消息,没怎么看进去。好在儿子已经习惯了,都能理解,不再要求我“妈妈专心点”。
参加重症女医师学术活动
Q
每天接触生离死别,您怎么看待生死?
朱英:我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尊严。ICU的工作决定了我经常性面对生死,因此可以较为理性地看待生死:尊重科学、理解人性。
对于大部分患者,通过我们密切的监测和生命支持手段,加上药物的治疗,是可以转危为安的,我们会用百分努力的去争取生的机会;还有些患者的疾病处于实在难以逆转的终末阶段,这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尊重生命的尊严,减少患者痛苦,而不是一味通过各种手段维持生命体征。
今年是朱英在重症岗位上默默耕耘的第22个年头,但她始终如一地用真诚和爱心书写着平凡又非凡的人生:心怀善良、目光坚定、向光而行。对于大家口中“小小身体、大大能量”的赞誉,朱医生又笑了:“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也会努力回应他们的期待。”

相关阅读
- 04-28 “感控无界,安全同行”——市一医院召开2025年感控委员会第二季度会议
- 04-18 重磅!我国过敏医学领域权威专家郭胤仕教授加盟市一医院,领航过敏防治中心建设
- 04-03 “橙心柿一”先心病救助项目杭阿线上推进会成功举办
- 04-02 全国表彰!童向民书记荣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03-28 杭州市首家!市一医院推出8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优先服务
- 03-19 打造“低空生命线”丨市一医院“低空+医疗”应用服务日趋成熟
- 02-27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春山可望万象新!市一医院举办科技创新月开幕式暨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
- 02-25 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百医出海”,青年骨干踏上国际化研修新征程
- 02-20 “杭州市一DeepSeek智能助手”开拓杭州市一智慧医疗新时代
- 02-13 喜报!市一医院获评2024年度全市综合考核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