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详情

HBSN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丨补救性肝癌肝移植精细化分层

发布时间:2023-08-23 浏览量:343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汪恺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外科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HBSN)上,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nomogram for recipient selection in 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national-wide study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 in China”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提出补救性肝移植新型分层体系。HBSN是亚洲影响因子最高的外科学和营养学类期刊,刊登有关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成果,也涵盖肿瘤学、营养、代谢等相关研究内容。

补救性肝移植是指肝癌患者一期采取肝切除治疗,复发后二期行肝移植,是供肝短缺下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然而,移植疗效与筛选标准尚缺乏大型队列的临床研究。该研究系全国迄今最大宗样本补救性肝移植研究,纳入多中心746例受者。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平衡组间基线数据差异,比较不同组别符合米兰标准受者的总体生存率(OS),发现补救性肝移植1年、3年及5年OS(96.7%、86.38%、79.99%)显著低于一期肝移植(98.61%、93.24%、90.05%);符合杭州标准补救性肝移植受者的1年、3年及5年OS(94.78%、81.87%、75.24%)亦显著低于一期肝移植(92.68%、87.50%、82.43%)。

图1 PSM匹配后符合标准的补救性肝移植受者与一期肝移植受者的生存曲线对比

为进一步改进补救性肝移植受者筛选与预后评估策略,研究团队应用多因素Cox分析明确了影响补救性肝移植预后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TACE、AFP水平、单个肿瘤最大直径及肿瘤总负荷,并基于此构建预后分层评估Nomogram,发现补救性肝移植低危组受者可获得与符合杭州标准的一期肝移植受者相近的OS。该研究成果为补救性肝移植精准预后评判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循证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图2 基于AFP水平、单个肿瘤最大直径等参数构建Nomogram,实现补救性肝移植受者精准预后分层;其中低危组受者可达到与符合杭州标准一期肝移植组受者相近生存率

汪恺博士指导高逢强、董立彬研究生分析临床病例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肝移植学组组长徐骁教授为本文最后通讯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郑树森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家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汪恺博士为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高逢强、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董思依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资助。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