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疗快讯 - 详情

小暑后入伏!每天睡觉的最佳时间竟然是……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量:1272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暑至,盛夏始出梅、入伏是小暑的两大标志

小暑节气人体阳气过旺气血和津液代谢过快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对于身体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傅大治说,小暑节气需要从方方面面注意养生,为身体健康度夏打好基础。

调养心神 谨防情绪中暑

小暑时节,温度逐渐升高,暑热之邪也容易伤人。除了会导致高热心烦、面赤烦躁等暑热证外还容易影响人们的情志。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天热的时候更容易动“肝火”,产生闷热、烦躁、心焦、疲惫等不适,这就是“情绪中暑”。

傅大治表示,越是炎炎夏日,越要注重调养心神。凡事不宜急躁,否则心火妄动,加之酷暑火热邪气,即所谓“内外合邪”,易出现伤暑之证。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应该注意要有一个凉爽的环境、愉悦的心情,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晚睡早起 适量运动进入小暑,日照时间变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也应该做一些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22:00-23:00点就寝,早上5:30-6:30起床;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超过半小时。运动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避免正午时间运动,最好选择在傍晚或早上适当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运动尽量选择在室内,避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

合理膳食 冷热适宜小暑节气特点便是“暑多挟湿”。中医认为,脾脏喜燥恶湿,而暑湿之邪往往侵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胃口不佳,脘腹饱胀,或者肠鸣腹泻等症状。所以小暑时节养生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佳,不贪冰冷,不食过热。

傅大治表示,小暑时节饮食有“三宝”:莲藕、薏苡仁和绿豆芽,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利健康。

莲藕清热、养血、除烦

莲藕炖排骨

原料:莲藕一到两节、排骨500克

做法:

1. 先将排骨、莲藕洗净切块;

2. 排骨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

3. 将排骨、莲藕、适量姜片放入锅中,加水、料酒;

4. 大火煮15分钟后改为小火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薏苡:仁健脾利水、燥湿除痹、清热排脓

薏苡仁赤小豆粥

原料:薏苡仁30g、赤小豆20g,大米50g

做法:薏苡仁和赤小豆放入锅中,加水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加入大米50g再煮半小时即可。

绿豆: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绿豆芽炒韭菜

原料:绿豆芽300克、韭菜100克

做法:

1. 豆芽浸泡片刻,用清水投洗干净控干水分;

2. 加入少许植物油,以葱花爆香,加入绿豆芽炒至断生,加入一勺酱油和适量盐调味;

3. 入韭菜段,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