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烟酒,30岁男子确诊“癌王”,医生问后才明白,难以抵挡的诱惑……

公开资料显示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
的消化道肿瘤
被称为“癌症之王”
但近年来
其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30岁的赵磊(化名)一直在浙江打拼事业,自从结婚生子后,他比从前更努力了,为了老婆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自己的工作压力难免更大了。由于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有时候为了缓解精神压力,热爱美食的赵磊会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余。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统统都不能少,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再大的压力都烟消云散,也让赵磊越来越难抵挡美食诱惑。
这个器官最怕暴饮暴食!
然而,贪图一时的味觉享受,代价却是失去健康。最近半年来,赵磊越来越频繁往返医院,动不动就要因为肚子痛到跑到急诊。原来,赵磊不仅有脂肪肝、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大量的结石,虽然医生通过微创帮他清理了部分结石,但仍有残余的顽固结石,很难清理干净,再加上赵磊动不动就大饱一餐,就导致他的腹痛症状越来越频繁了。直到最近,赵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腹痛、呕吐轮番上阵,被折磨到不行。这次他决定到杭州的医院看看,于是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经历过几次体外碎石、内镜取石都没能达到效果,消化内科医生建议赵磊通过外科手术取石。于是,他找到了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杨祺俊,没想到这个过程中竟发现了“意外”。
慢性胰腺炎竟发展成了“癌中之王”
赵磊的腹部CT显示胰头异常,考虑肿瘤病变的可能。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肿瘤呢?就在赵磊以为结果可能弄错了的时候,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胰腺癌”。
这下赵磊凳子都坐不稳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结果……杨祺俊在进一步得知赵磊情况后,发现了症结所在,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要暴食。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毛病”的喜好,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
一个会把自己“吃掉”的器官
最怕不健康饮食
杨祺俊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正常情况下,这些酶在胰腺内以不活动的“酶原”形式存在,它是酶的前身,不会消化自身的组织。
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这些“酶原”进入到胰腺和它的周围组织时,被组织液激活而变成有消化作用的酶,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
尤其是原来就有胆石症、胆道蛔虫、胆囊炎、胰石等引起胆管不畅因素的人群,暴饮暴食后不仅容易引发胰腺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组织退变,也有可能最终导致恶性程度很高的胰腺癌的发生。所以,赵磊饮食中过量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很可能与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由于诊断明确且合并胰腺炎胰管结石和肠梗阻,手术指征明确,杨祺俊立即为赵磊安排了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胰腺炎的状态下顺利安全地完成了“胰肠天下第一吻”,并在手术过程中联合胆道镜将残存胰腺中的结石彻底清除干净。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切缘肿瘤阴性,也就意味着肿瘤达到了完全切除。虽然已经康复出院,赵磊也没有再经历腹痛的困扰,但他后续仍要定期复查和接受化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像赵磊这样喜欢暴饮暴食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有数据明确表示胰腺癌正在呈轻化趋势也有不少年轻人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身体究竟如何提早发现呢?
杨祺俊提醒广大年轻人,如果有长期吸烟、有酗酒史、肥胖人群、曾患有慢性胰腺炎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胰腺癌的肿瘤家族史,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
1.血清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主要指特征性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由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当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超标时,意味着体内患有肿瘤的几率较大。
2.?影像学诊断CT是胰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方法。胰腺癌在CT扫描下密度常与正常组织相似,而在增强CT中可表现为相对低密度。磁共振(MRI)也常用于胰腺癌诊断,与CT有相辅相成的效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够清晰地显示胰管和胆管系统,对于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临床上,不少病人就是因为体检中进行了CT或MRI检查,早期发现了胰腺癌。胰腺超声检查是简便易行、无创伤无辐射的,作为胰腺癌的初筛方法,但胰腺的器官部位位于腹膜后,容易受到腹腔肠气及皮下脂肪的干扰。
3.内镜诊断技术超声胃镜,是经胃镜导入超声探头,可以近距离对胰腺进行探查,多用于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胰腺癌者。
4. PETCT或PETMR利用胰腺癌糖代谢活跃的特点,可以早期发现,同时检查有无周围或远处转移,在CT,MR怀疑的时候,有必要加做PET检查进一步定性定位。
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肿瘤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人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发现潜在的恶性肿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或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老年人作为肿瘤高发人群,更应该重视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家人和社区也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提供正确的健康知识和心理支持。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在面对恶性肿瘤时争取更好的预后,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