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疗快讯 - 详情

肺部手术后上气不接下气、术后气短,心胸外科护士教你锻炼

发布时间:2021-01-19 浏览量:8861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最近,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有一间病房总是特别热闹。86岁的张大伯是这间病房里的病人,刚刚经历了肺部手术的他,如今心情一天比一天好,病房里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原来张大伯每天都会和病友们分享自己的手术经历,最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肺锻炼”的体会。

图片

肺部手术后,气短是手术后非常常见的症状,这与手术切除的肺组织大小、患者术前的肺功能基础状态、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等有关,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气短特别多。

因此,市一心胸外科特别重视肺术后锻炼,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总是耐心教到老人熟练掌握为止。

手术前,心胸外科的郑露护士就教会了张大伯用呼吸训练仪给肺做锻炼。“技术在手“的张大伯手术后一天就开始锻炼了,张大伯说:“我每天都做,现在走路都不气急,感觉比手术前还好。”说完,第二天就要出院的张大伯又和同病房的病友们交代:“我给你们带头带的这么好,你们可要积极锻炼,好好配合啊。”

肺术后气短是肺手术后很常见的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一般患者,肺功能正常,切除的肺组织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气短的症状一两个月就能缓解。如果患者肺功能本身就有问题,或者切除的肺组织较大,术后气短的症状持续时间会延长,甚至导致气短终身存在,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随着科学的进步,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心胸外科的高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这对肺部术后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图片

针对高龄患者突出的肺功能问题,心胸外科的小护们整理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呼吸运动方法,帮助像张大伯这样的高龄患者锻炼呼吸肌,改善术后气短的症状。

肺锻炼—呼吸运动方法

A.腹式缩唇呼吸呼吸

鼻子吸气时腹部向外凸起,吐气时腹部向内回缩,吐气时嘴巴似吹口哨状向外慢慢吐气,吸气呼气时间比为1:2或者1:3。建议至少每日3组,每组5-15分钟。

 B.用呼吸训练器训练

通过尽力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量增大、膨胀,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促进肺功能康复。使用步骤如下:

1.将折叠软管连接呼吸训练器,同时调整黄色指示针至目标参考值;

2.深吸一口气后,用嘴咬住咬口,进行匀速、持续深呼吸,这一步骤需要保证黄球在幸福脸标识位置;

 

3.当白色活塞到达黄色指示针或者不能再吸气时,屏气3-5秒,移开咬口,平静呼气。

吸气呼气时间比为1:2或者1:3为最佳,重复步骤2和3,记录训练最高目标值。建议至少每日3组,每组5-15分钟。

郑露护士介绍,术后病人还可以进行吹气球,扩胸运动,快走等活动。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图片

有了正确的训练方法,肺术后气短就不可怕,有效的呼吸训练能让老年病友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一口气上五楼”不再是说说而已。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