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集团瓶窑分院托管后的那些改变
发布时间:2014-08-11
浏览量:5737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年2月14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与余杭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托管余杭三院。随后,大批市一专家开始进驻市一集团瓶窑分院,瓶窑分院的医护人员也陆续前往市一医院轮训学习,一场针对老牌西部医院的更新变革就此拉开“帷幕”。
作为第一位被派送到市一医院轮训的护士长,血透室护士长洪丽芳至今对她在市一看到的一些细节印象深刻。“比如,对拖把和抹布的标识,均有鲜明的颜色区别,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工作细节处处体现出核心制度的落实。”细节由服务理念延生而来,更需要制度的把关维系,这些亲身的感受,比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让人受益。
从市一医院轮训回来后的医院内部交流会上,洪丽芳就提出了不少新点子,如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具体细分静脉、压疮、糖尿病等;在病区增设温馨需求卡、医患沟通记录本、增加定点楼层的移动结账车;在药品外包装上注明早、中、晚标识,防止误发。这些颇接“地气”的“招数”随后在医院里得到了落实。
作为对口接待的医生,瓶窑分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姚健每周五都会早早来到门诊室,因为当天是市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筱凤前来坐诊的日子。“记得我第一次跟她出诊,为她准备了件白大褂,结果没派上用场。因为张主任是穿着白大褂来的。后来才知道她早上6点就到市一医院查房了,查好房再赶到余杭,白大褂都没来得及换。”肾内科主治医师朱炜丹是市一医院肾内科专家马立彬博士的弟子。“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我获益良多了。老师对待患者非常认真细致,还和我分享她经手过的典型病例,鼓励科内住院医师多学习。”
市一专家们的敬业和热情,让小年轻们感慨良多。
不久前,家住径山镇的姚大伯因为持续性的肚子疼,发热到瓶窑分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原来姚大伯的结石病已经有好多年,但老人家害怕外科手术,一直没有到医院“动刀子”,结石却越来越严重。张筱凤主任会诊后,建议姚大伯转到市一医院进行取石。在医院的安排下,姚大伯很快转到市一医院做了手术。现在已经转回瓶窑分院内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姚大伯说“现在多好,去杭州动手术,回来三院住院,家里人照顾也方便多了。”
姚大伯成为了瓶窑分院托管后,首先享受到市区双向转诊便利的患者之一。
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短短半年时间,瓶窑分院门急诊人次增长1.67%,出院人次增长21.23%,手术量增长17%,其他科室,如B超、检验科、CT的业务量也出现了明显增长。

相关阅读
- 10-30 风向与未来 | 医联体怎么建?这家公立医院交出这样一份参考答卷......
- 10-18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瓶窑新院区今天正式启用
- 09-02 市一人在凯里|大山深处,书写巾帼芳华
- 07-22 【大手牵小手】一江流水映古镇 健康红利惠民生
- 05-20 医疗资源“再升级”|今天,杭州市一医院集团与淳安县妇保院启动新一轮医疗合作
- 05-14 市一专家在建德 “足不出镇”治大病
- 04-17 这一年,万水千山总是情
- 01-13 奋进,在砥砺的征程上
- 09-2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深入乡村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 09-11 再升级|我院集团与淳安县人民政府签署第二轮医疗合作战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