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院区】突破异机图像融合难题 实现“生物适形”精确放疗
发布时间:2014-08-22
浏览量:2484次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集团市肿瘤医院引进的美国GE公司的Infinia VC Hawkeye 4型SPECT/CT,可实现PET显像,然而由于其同机自带的CT管电流较低,所得到的CT图像无法达到诊断级水平,仅能作为衰减校正和大致定位,同机PET/CT融合图像的质量欠佳。鉴于部分前来接受PET检查的患者已经在该院进行了16排模拟定位CT检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患者已有的诊断级CT图像,实现PET功能影像与CT图像的有机结合,完成异机PET/CT图像融合,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是我们努力达成的目标。
在GE公司工程师的协助下,经过反复试验,已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将16排CT图像数据文件以DICOM格式传输至核医学科Xeleris 3工作站,以PET显像时采集的同机CT图像做为桥梁与16排CT图像进行配准,利用专用图像融合软件以骨的定位作为主要的对位方式,对异机CT图像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转换定位操作,使两套CT图像在空间位置和解剖结构上实现准确对位,终于成功匹配了PET与异机CT的图像,实现了解剖与功能图像的成功融合,并获得了高质量的融合图像。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准确地勾画靶区是保证治疗成功重要基础。如果勾画的靶区小于肿瘤的实际范围,可能会造成治疗后肿瘤部分残留;如果勾画的靶区大于肿瘤的实际体积,又会造成治疗过度,损伤过多正常组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往确定放疗靶区时通常利用X线、CT、MRI的影像学资料确定解剖概念上的肿瘤靶区并形成GTV,为了更加准确确定肿瘤的实际范围,还必须充分考虑肿瘤内部的生物学特点来勾画靶区位置,即生物靶区。按照肿瘤生物靶区勾画治疗区域,不仅可使放疗剂量分布达到物理适形,更可做到“生物适形”,整合了解剖和功能信息的融合图像可为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指导更加有效地杀灭肿瘤并给与正常组织以更好的保护。确定生物靶区依赖于功能成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PET)、SPECT、MRS(磁共振波谱)等。功能成像的价值在肿瘤放射治疗中靶区勾画和制定放疗计划已逐渐得到认可和广泛接受。
这一技术的开展,提高了PET/CT显像效果和高端设备的利用率,将协助放疗医师更加准确地勾画肿瘤生物靶区、确定肿瘤病灶的位置和范围,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放疗提供重要依据。
.jpg)
胸部同机PET/CT融合图像 胸部异机PET/CT融合图像
.png)
胸部体段异机PET/CT融合图像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