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科普系列之ESD是什么?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杭州市一消化内科”进行关注。
一、什么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通过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又保留了消化道完整性的内镜下微创手术。
图解:
A见黄色病变区域,予以外周标记;
B,C行粘膜下注射,使病变区域抬起;
D、E行粘膜下切开剥离;
F黄色病变区域完整切除。
看了上面的图还是不太明白的话,再来张图:
大厨手中的北京烤鸭皮可以等同于我们内镜医师的目标,只是切得过程复杂的多。是不是好理解很多了。
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有哪些优势
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疗以往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创伤大。而ESD与传统根治术效果相当,但其还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三、哪些疾病适合做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他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
当然,不光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疾病可行ESD,结肠病变也可行ESD手术。
四、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如何?
与其他内镜下治疗一样,ESD 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对于术中出血,可在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等方法控制,术前、术后应用止血药可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发生;ESD并发的穿孔通常较小,一般在术中即可发现,可予钛夹缝合、术后胃肠减压、禁食、防治感染等综合方法治愈,少数患者需外科治疗。
当然,我们的临床医生会根据病灶大小,位置,病变类型等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具体沟通相关手术风险。
五、ESD术后应注意事项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术后应禁食1-2天,1周内以流质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烟、酒、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使用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术后应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术后病理报告,切缘是否阴性(是否完整切除)以及病理类型,且术后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和随访,如术后应根据医嘱择期复查内镜,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病灶的残留。
术后各项注意事项,一定请遵医嘱。
综上所述,ES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优势明显,但ESD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即病变局限于粘膜下及黏膜下层的肿瘤。就中国早期消化道早期肿瘤发现率不足10%的现状而言,多数病人还是没有机会接受微创根治的,因此推广内镜检查,提高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率是当务之急。
本微信公众号已有“浅谈精细胃镜”科普文章,回复“精细胃镜”查看相关内容。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杭州市一消化内科

相关阅读
- 08-05 如何到市一医院建大卡?孕妈妈小A分享超详细攻略
- 07-20 【市一好专科】这些美小护的门诊值得Mark
- 06-26 市一产科门诊一览表(2020年6月更新版)
- 06-24 最多跑一次——用血报销减免
- 06-16 小儿全麻后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 06-16 各类体温计“大比拼”
- 03-19 磁共振检查(MRI)
- 03-19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检查(CT)
- 03-19 胃镜、肠镜、超声内镜
- 10-23 杭州市一医院婴幼儿湿疹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