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准妈妈遇上“蛋白尿”

当准妈妈遇上“蛋白尿”
22岁的沈女士孕27周,产检时发现尿蛋白“+++”收住肾内科。入院时沈女士有双下肢浮肿的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达5g之多,血清白蛋白18g/L(仅为正常水平的1/2不到),同时产科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偏小1周,羊水过多等情况,这些不利因素无一不威胁着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由于沈女士接近孕晚期及妊娠期检查手段及用药的限制,只能在积极监护血压、补充人血白蛋白、评估胎儿情况下适时终止妊娠。
其实,妊娠过程中引起蛋白尿的因素很多,有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在正常的妊娠生理过程中,母体心排血量增加,全身血流重新分布,肾脏生理功能发生相应调整,这些都可导致尿蛋白排泄量比非妊娠时增多,但一般不超过0.3g/d,此为生理性蛋白尿。这种生理性改变可在妊娠后1个月出现,对于健康的肾脏而言,在产后42天可恢复至孕前水平。一过性的妊娠期蛋白尿多为生理现象,而持续性蛋白尿则反映了肾脏的受损。妊娠前若蛋白尿持续阳性时间>12周,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肾脏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肾损害、原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此外,妊娠期间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子痫、HELLP综合征等,都会引起妊娠期蛋白尿。而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肾脏负荷加重,无肾脏病史、隐匿性肾功能不良或原有肾脏疾病的孕妇均可发生急性肾损伤甚至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而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母儿预后不良,因此应受到重视,及时诊治。
那究竟该如何防治妊娠期蛋白尿呢?
首先需要注意孕前检查。孕前检查时需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需注意的是,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假性蛋白尿而造成误诊。正确的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为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在确定为尿蛋白真阳性情况下,需咨询肾内科医生,排除肾脏基础疾病,若存在慢性肾脏病,需经过正规治疗后再受孕。对于妊娠期的准妈妈,需要注意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当出现了妊娠期蛋白尿时,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防止肾脏损害的加重及减轻对胎儿的危害。但肾脏如果严重受损,需要综合评估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保护妈妈的肾脏功能。
十月怀胎,每次产检和身体的异样孕妈妈都小心翼翼,每次尿常规的检查也是产检不可避免的项目。不少准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小便里不知不觉有了泡沫,或者尿常规尿蛋白有了“+”号,这时,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