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 | 雨水遇上“倒春寒”,调养脾胃为最先

二十四节气·雨水 今日雨水 万物的美好 都会在这一天里重新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到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的到来来带了两层讯息:一是天气回暖;二是降水量降变大。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傅大治副主任中医师提醒,雨水做好养生,全年健康,事半功倍。 为此,他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雨水节气的养生秘笈。 春捂抵抗“倒春寒” 但捂要捂得恰到好处 雨水期间,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因为雨水节气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还有湿气。 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影响特别大。老底子人说的“春捂秋冻”的“春捂”在这个季节就特别需要强调,尤其是年高体弱者,易于受风寒而患风寒感冒。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就是指的关节痛,老寒腿。由于春季多风,雨水节气寒湿重,具备了“风、寒、湿”三种特点 ,体质弱的人就易患上“痹证”。因此,雨水节气一定要注意保暖。 很多人听到“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得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重点需要照顾好“头颈与双脚”两头;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同时,还应避免用冷水洗头洗脸洗脚甚至洗澡,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另外,常用生姜红枣一起煮汤喝,也能够驱寒保暖。
春天要保持好心情
雨水节气,阴雨绵绵,天气阴晴不定,景色也不佳。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加上春色还未吐艳,无景可观,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
中医认为,肝是主情志的,肝气调达,则精神愉悦。根据古代的五行理论,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

所以,春天要放飞心情,要保持心情愉悦。雨水节气,更加要注意调理情志,愉悦身心,以顺应春季“养生生之气”的要求。
少吃不宜“火上浇油”
平性中庸的饮食更能健脾胃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五行之木,对应的季节是春天,对应的脏器是中医所说的“肝脏”。五行理论认为,“木能克土”,运气有太过不及,春天的节气太过,肝气过旺,肝气犯脾,就容易引起脾胃疾病病。而雨水节气,降雨多,湿气重,寒潮又光顾。脾惧湿,胃畏寒,这种又冷又湿的节气,更让脾胃病高发。
因此,更要注意顾护脾胃,饮食宜平性为主,避免生冷、油腻的饮食,少饮酒;适当运动,以健胃助消化、避免寒湿入侵。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雨水时节容易出现的“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会使寒湿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最后,还要多注重一些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锻炼,在阳光好的地方适度运动,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都兴奋起来。

相关阅读
- 04-18 24小时告别“蚯蚓腿”,创口仅2毫米,外籍女教师重返讲台!
- 04-14 荠菜煮鸡蛋走红养生界,竟藏着这些养生秘密!
- 04-08 孕妇拔了“坟头草”,孩子竟意外早产!医生提醒:这草真不能拔!
- 04-02 每日3杯咖啡,雌激素暴涨?爱喝咖啡的女性,请注意这个指标
- 03-28 春天一定要吃的4样菜!各个都是宝,适合减脂!
- 03-19 剖宫产 “止痛神药” 全网吹爆,真能让宝妈们无痛渡劫?
- 03-15 市一医院心脏外科特聘专家(小儿先心病)刘迎龙教授成功为花季少女实施复杂心脏手术
- 03-14 一支烟=折寿20分钟!戒烟门诊喊你开启“戒断重生”计划
- 03-11 某地超6万中小学生身高亮红灯,这款生长贴凭啥出圈
- 03-06 午间不休!周末不休!市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