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三柱理论

发布时间:2011-08-21 浏览量:13489次 来源:朱六龙
        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并非决定于后方韧带复合结构。
        Denis提出三柱分类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椎间盘的前部;
        中柱: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2、椎间盘的后部;
        后柱:椎弓、黄韧带、棘间韧带。
        1984年Ferguson完善了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认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属前柱,后1/3属中柱,这是目前比较一致公认的三柱分类概念,凡中柱损伤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也称获得性腰椎狭窄症。
        一、病因
        后天致病因素:退变、外伤、失稳、畸形、新生物、炎症及其他因素。例如:创伤、退变、畸形性骨炎、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肿瘤、腰突症、脊柱滑脱、医源性腰椎狭窄症。
        二、分类
        1、 中央椎管狭窄;
        2、 侧隐窝狭窄;
        3、 神经根管狭窄;
        4、 混合性狭窄。
        三、病理变化
        1、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后韧带肥厚骨化、椎间盘突出等导致中央管前后径变小或侧隐窝狭窄;
        2、关节突肥大导致侧隐窝狭窄;
        3、椎弓根短缩或内聚造成椎管矢状径或横径狭窄;
        4、 椎间隙狭窄,盘黄间隙卡压神经根,神经根扭曲;
        5、 硬膜外病变,粘连、囊肿。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年龄大于40岁;
        2、 中央型椎管狭窄有腰骶痛或臀部疼痛,少有放射痛,神经性间隙性跛行;
        3、 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有放射痛症状,为持续痛,可放射至腿部。
        (二)、体征
        1、 少有;
        2、 晚期出现感觉、运动、反射减退。
        五、诊断
        X线片上:正位:两侧椎弓根之间距离小于18MM,椎管狭窄;
        侧位:椎板后缘到椎板与脊突交界处的距离小于13MM,椎管狭窄。
        六、治疗
        根据狭窄的不同以减轻不稳定,重建椎体稳定性。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