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与血管加压素

垂体后叶素含有2种活性成分,一种是缩宫素(oxytocin, OT);另一种是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VP)又名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其化学名称为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均为含一个二硫键的九肽酰胺但有两个氨基酸不同。垂体后叶注射液=血管加压素+催产素
缩宫素由垂体后叶分泌,在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合成,由9个氨基酸组成,经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加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一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主要作用于V2受体,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产生抗利尿作用。在较高的浓度下,也会作用于V1受体,并对包括冠脉血管系统在内的大多数血管产生普遍的收缩作用。
一、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
临床常用的垂体后叶素是从牛、猪的垂体后叶中提取的粗制品,内含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是治疗大咯血的首选药物。内含的加压素可直接兴奋血管平滑肌,使肺小动脉、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肺循环血流量,降低肺循环阻力,利于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发挥止血作用。
该药静脉注射后3-5 min起效,维持20-30 min,在肝脏和肾脏中分解。虽然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时间不长,但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却非常明显。
二、 精氨酸加压素(AVP)及其类似物
精氨酸加压素及其衍生物通过与其受体(AVP-R)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AVP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根据第二信使途径不同,分为V1a、V1b和V2三种亚型。V1a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肾上腺皮质和子宫肌层等部位,主要介导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及子宫收缩;V1b受体(又称V3受体)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介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V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脏,激活可发挥抗利尿作用。
由于天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只能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且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很短。为使作用时间延长且不产生加压的副作用,通过结构修饰衍生出了类似物。
1. 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 dDAVP)
去氨加压素是AVP的合成脱氨基类似物,与AVP相比,dDAVP的血浆半衰期较长,为90 ~ 190 min,更不易被胰蛋白酶降解,对V2的亲和力更高,被称为第一代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去氨加压素主要兴奋V2受体,抗利尿作用显著增加,同时对平滑肌几乎不产生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2. 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
特利加压素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的长效血管加压素制剂,它是一种前体药物,本身无活性。是特异性V1受体激动剂,可以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肾脏灌注,因此用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等疾病的治疗。
其血浆半衰期为240-360 min,给药后60-120 min达到血浆最高浓度。药物代谢由内肽酶和外肽酶介导。只有约1%的药物不经肾脏排出。由于特利加压素也具有轻微激动V2受体作用。因此,在接受特利加压素治疗的患者中,应考虑到药物引起的低钠血症。
三、 我院现有品种总结
参考文献
[1] Glavaš M, Gitlin-Domagalska A, Dębowski D, Ptaszyńska N, Łęgowska A, Rolka K. Vasopressin and Its Analogues: From Natural Hormones to Multitasking Peptides. Int J Mol Sci. 2022;23(6):3068.
[2] 祁兴顺,白朝辉,谢渭芬等.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2021版).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8):1733-1738.
[3] O'Callaghan DJ, Gordon AC. What's new in vasopressin?. Intensive Care Med. 2015;41(12):2177-2179.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23年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8):813-826.
(药学部 朱洁瑾 供稿)

相关阅读
- 04-18 药物警戒快讯(第261期)
- 04-18 药源性高血压
- 02-26 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
- 01-06 药物警戒快讯(第260期)
- 01-06 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 12-03 药物警戒快讯(第259期)
- 11-04 药物警戒快讯(第258期)
- 10-07 药物警戒快讯(第257期)
- 10-07 药物警戒快讯(第256期)
- 09-1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典制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