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一定是心脏病吗?之二--以胸闷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哮喘
发布时间:2014-01-07
浏览量:1998次
来源:沈凌

今天来了一个章阿姨,今年57岁,因为“反复胸闷2年”到我的门诊。这2年来她反复的胸闷不适,就诊过多个医院,查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因此给予诊断“冠心病”,予以倍他乐克、阿司匹林、万力爽等药物治疗,但是症状似乎改善不明显。这一次她听说有杭州专家,就到了我的门诊。接下来是我和她的对话。
我:你的胸闷是怎样的?能描述一下吗?
她:我就是感觉有东西压在胸口,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会慢慢又好起来,发作时会有头部冒汗。
我:那你这种情况有没有规律?比如说多久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情况?或者说一天会有几次这样不舒服?
她:这种情况我也讲不清楚,没什么规律,好像和心情有关,但是有间歇性的,就是一阵子一阵子的。
我:哪你有没有气急呢?
她:好像不明显,没有感觉气急。
我:你走楼梯会气急吗?或者说一楼走到三楼四楼要不要休息。
她:那倒是要休息,是有点累的感觉。
我:你前面吃这些心脏病的药感觉症状有没有好呢?
她:感觉没什么变化。
接下来我开始翻阅她的化验单,看到在2012年和2013年两次血常规单上的嗜酸细胞分别是10.1%和8.3%,而胸部CT是正常的,我觉得诊断可能不是冠心病那么简单,于是我让她再次复查血常规,结果嗜酸细胞比例又是高达7.7%。于是我用便携式肺功能仪给她做一下肺功能,结果FEV1为1.48L,占预计值57%,FVC为2.16L,占预计值68%,FEV1/FVC为68%,符合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继续做一下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在用药后为1.68L,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接下来我建议她停用之前的心脏药,改用哮喘药进行治疗。
以胸闷为主要或者唯一症状的哮喘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类哮喘,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但是从这个病例中我们还是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的。首先,问病史应该再细一些,例如这位患者在我简单问她有没有气急时,她是否认的,所以我只好进一步了解她的运动肺功能情况,就是问走楼梯,这时患者承认有运动性呼吸困难,而这在她以往的病史里没有得到体现,所以前面的医生没有考虑过哮喘。其次,对于一些化验结果不要轻易放掉,患者连续三次血嗜酸细胞增高,绝对有问题,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是血嗜酸细胞增高最常见原因。第三,对于临床特征上不符合冠心病的胸闷人群要积极开展肺功能检查,这样患者在两年的看病过程中没有一位医生建议过进行这样的检查,非常令人可惜,而其实作为一个呼吸内科医生,平时处理病人时使用简易肺功能仪是可以发现和诊断疾病,减少误诊和漏诊的。
2013年国内有学者在国际发表了以胸闷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哮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这类病英文称之为CTVA, 诊断标准为:1) 胸闷作为临床唯一/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慢性咳嗽等典型哮喘的症状; 2) 发作时在双肺听诊未能闻及哮鸣音; 3) 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a)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b)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c) 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 4) 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闷。
在临床上胸闷肯定是一种主观感受的描述,很多疾病均可表现为胸闷,包括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心理、内分泌疾病、以及今天谈的胸闷变异性哮喘等等,需要通过多种客观的检查手段去明确胸闷的原因,才能对本治疗,希望大家通过这个病例更加重视肺功能检查。

相关阅读
- 11-10 名医在身边丨一次意外跌倒后,八旬大伯变得异常古怪!医生:这是疾病征兆,不容小觑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
- 04-12 “精制碳水”吃太多很难活到90岁?
- 04-09 【市一观察】平均年龄66岁的姐妹仨“组团”整形,愿意为美“挨刀”的老人在增加
- 04-01 孕25周时“动了胎气”,孩子保得住吗……最近她给医生送来了锦旗!
- 04-01 6个大人轮流抱睡,一放平就断气!要人命的儿童鼾症,一号难求的专家这么说
- 04-01 廿四节气 | 清明养生重养肝,三款养肝方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