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门诊介绍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量:9080次 来源:夏建妹

        一、优生优育专科门诊的意义

        生育一个聪明、美丽、健康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和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各级政府和产科医师所关注和投入的热点。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夫妇都是无计划怀孕,由于受孕时夫妇的健康状况、生活行为及心理状态都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可能影响受精卵质量;以及夫妇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等疾病未自觉或控制导致一部分的异常妊娠。另一方面,自受孕2周起(即停经1个月后)胚胎进入器官形成期,对各种致畸因素高度敏感,出生缺陷往往在这一时期形成。但大部分妇女要月经过期后1-2周甚至更晚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此前或许已在无意中接受了有害因素而不自知。此外,一些非常有效的出生缺陷预防措施如叶酸补充、某些疾病治疗药物的调整等应在孕前开始采用,非计划妊娠孕妇也容易错过最佳时期。

        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妇高峰袭来,可是随之而来的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因此就要比年轻妈妈更加细心地进行孕前准备和孕期检查,如孕前的血压、血糖以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全身状况评估,重点是生殖系统的全面检查评估如宫颈、子宫炎症、肿瘤疾病的筛查治疗、再次妊娠的时机;孕期的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查、羊水染色体检测、产前诊断B超等相关技术手段的干预,以及孕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优生优育门诊一方面可提高妊娠的计划性,对夫妇的健康状况、治疗措施、生活行为、慢性病、遗传病等情况进行详细评估,指导适宜妊娠的时机;另一方面,可指导夫妇避免在计划受孕前后接触对胚胎、胎儿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避免或降低先天缺陷及妊娠并发症发生。因此,优生优育门诊为您提供计划妊娠,避免意外妊娠、异常妊娠的发生;预防出生缺陷,降低孕期分娩期并发症以免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以及畸形儿的发生,从而生出健康、美丽,聪明宝宝保驾护航。

        二、优生优育专科门诊的服务内容

        优生优育专科门诊是为准备怀孕的夫妇开设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夫妇双方为这次受孕做好充足准备,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并安全度过妊娠和分娩期。充分的孕前准备应在孕前三个月到六个月前开始,在专业的指导下以最佳的身体状况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优生优育专科门诊内容:

        1、孕前健康检查:包括全身体格检查、营养状况检查、生殖健康检查及病毒筛查等。通过优生科普教育和采取技术手段干预(包括增补叶酸、外周血染色体检测、TORCH检测、预防接种等)。

        2、孕前咨询指导:包括营养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及常见问题如最佳生育时机、谨慎用药等咨询。

        3、孕前治疗指导:如生殖系统炎症、慢性疾病的治疗和指导,相关妊娠全身慢性疾病的评估及指导治疗,避免异常妊娠。

        4、孕期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超声NT、无创DNA及产前诊断超声检测,对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患者的进一步检查。

        5、孕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如早期异常妊娠的发现:胚胎发育异常,保胎治疗饮食指导;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疾病的筛查发现,早期预防治疗,减少和避免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以及畸形儿的发生。

        6、对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及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孕前咨询

        三、服务对象以及注意事项

        1、未做过婚检的夫妇。

        2、夫妇双方或一方有遗传病史、有慢性疾病、有传染病。

        3、工作生活中接触不良因素,如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农药、有害环境,服用药物等。

        4、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药物成瘾、偏食等。

        5、有不良产史如,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智力低下儿。

        6、女方年龄≥30岁。

        7、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夫妇。

        8、饲养宠物的人。

        四、出诊医师

        夏建妹副主任医师,张玲云高年资主治医师

        五、门诊时间及地点

        每周四上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号楼4楼409诊室,优生优育门诊







相关阅读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特色诊疗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微信

市一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电话:0571-56005600

信箱:hzsyyy1@163.com

传真:0571-87914773

  • 订阅号

  • 服务号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浙ICP备0501922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483号 技术支持:新慧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