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骨肿瘤——骨肉瘤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100万,男女发病率约为1.5:1,大约80%~90%的骨肉瘤发生于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1970年以前,对于无转移的肢体骨肉瘤一般采取截肢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不足20%,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转移。化疗的应用使得患者肺转移率得到明显 控制,5年生存率达到60%~80%。近20年,尽管国际诸多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骨肉瘤生存率依然停滞不前。
骨肉瘤症状基本上持续超过几周或几个月。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肿块。疼痛可放射至临近关节,初期疼痛多为间断性隐痛,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没休息、制动或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随后疼痛部位可以触及肿块,可伴关节活动首先,但关节积液不常见。体格检查可能局限包块,有疼痛和压痛。运动受限,局部发热和毛细血管扩张。在病情进展期,常见到局部炎症表现和静脉曲张。病理性骨折发生在5%-10%的病人中,多见于溶骨性病变为主的骨肉瘤。
化验可见血浆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中度至大幅度升高。
影像学表现:传统的(经典)骨肉瘤病变多起源于髓质,随病变发展破坏骨皮质,而后侵入骨旁软组织。肿瘤内大多数细胞的分化方向决定了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有骨样、软骨样、成纤维样或者纤维组织样增殖,伴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骨形成。影像学上一些骨肉瘤成骨明显;另一些则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可见蜂窝状、退行性变或毛细血管扩张样改变的肿瘤。大多数的病例中,都表现为溶骨性和成骨性混合病灶,并伴随骨皮质破坏和肿瘤侵犯软组织。CT和MRI能对术前判断肿瘤的范围有帮助。
治疗及预后:经典的治疗方法由术前化疗、病灶切除、术后化疗三部分组成。术前化疗的目的是希望消灭微小转移灶。这样治疗方法的应用使得无病生存率上升到60%-80%,可使得85%的病人免于施行截肢术。最终的生存率与术前化疗的反应相关。这些病人中,如果90%以上的肿瘤细胞发生坏死,长期生存率就可达到80%-90%。在肿瘤坏死小于90%的病例中,并且术后治疗也无变化,生存率就极其低下,通常小于25%。
尽管转移瘤可发生在许多部位,但是肺转移瘤还是最为常见的重要的系统性疾病。骨骼是其次好发的转移部位。约80%的病人在肿瘤发现前肺内可能就已经存在微小转移灶。

相关阅读
- 11-10 名医在身边丨一次意外跌倒后,八旬大伯变得异常古怪!医生:这是疾病征兆,不容小觑
- 04-16 30岁年轻小伙突发中风,这些高危因素你可能都有
- 04-16 一天拉好几回,差点拉到“菊花”不保!这种生活习惯的人要特别当心!
- 04-16 只因同学一句话,女大学生一年减了54斤,直到走不了路……
- 04-16 “憋回去”的尿,都去哪儿了? 专家提醒:长时间憋尿,后果很严重
- 04-12 “精制碳水”吃太多很难活到90岁?
- 04-09 【市一观察】平均年龄66岁的姐妹仨“组团”整形,愿意为美“挨刀”的老人在增加
- 04-01 孕25周时“动了胎气”,孩子保得住吗……最近她给医生送来了锦旗!
- 04-01 6个大人轮流抱睡,一放平就断气!要人命的儿童鼾症,一号难求的专家这么说
- 04-01 廿四节气 | 清明养生重养肝,三款养肝方请收好